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太湖流域的文明曙光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我们常说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若去掐指细算,传说中的夏朝建国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也就是距今四千年左右,而且夏朝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仍未得到国际公认。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得知距今五千年前后,在中国大地上活跃着多个文化群体,有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等等。良渚文化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集大成者,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终于在良渚文化时期闪现出文明的曙光,结束了漫长的新石器时代。

  这里所说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都是考古学研究中命名的文化,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的作法。比如马家浜文化,就是因在嘉兴马家浜遗址首次发现而命名的,这是借鉴了欧洲学者的命名方法。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钱塘江北岸,北至常州一带,西抵天目山——茅山山脉一线,年代在距今7000年——5800年之间。马家浜文化时期就已经确定了太湖地区古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习俗。对他们影响最深的就是水稻的种植和陶器的制作。长期采集果实和种子的经验,让他们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和习性,慢慢懂得了栽培水稻并定期收割。有了稳定的食物才可以长期的定居,后来就用石器加工竹木,发明了干栏式建筑。定居的出现也为陶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古人整天背着极易破碎的陶器在山林里东奔西跑。陶器出现以后,古人基本算是步入了幸福的新时代了。

  距今5800年前后,太湖地区进入了崧泽文化时期,古人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促使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最能代表他们生活水平的是制作进步的陶器。早期的陶器大多是用泥条一圈一圈盘出来的,形状不甚规整。而崧泽文化时期的陶器多经过慢轮修整,有些甚至是快轮拉坯制作,接近半自动化生产。除此之外,陶器的种类也大大增加,有专门做饭用的陶釜、陶鼎,有盛饭用的陶豆、有盛水用的陶壶等等。陶器只是炊事进食用的器具而已,在外形、制作、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也表明当时人的工作重心开始从户外向居家转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良渚文化自1959年正式命名以来,已为大众广泛认识并接受。简单地讲,良渚文化就是距今5300—4300年之间,生活在太湖流域的古人创造的以玉器为代表的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发达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磨制石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广泛需求,三者缺一不可。我们知道玉器并不具备很好的实用功能,它属于审美的范畴,属于身份地位的象征,属于祭祀祖先崇拜自然的礼器。玉器在良渚文化时期大量出现,至少说明当时一部分人进入了权力阶层,需要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一部分人进入了工匠阶层,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玉器制作,另外大部分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并且生产足够的粮食供给权力阶层和工匠阶层。这一时期,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了,但是社会关系变得复杂了,部落之间以及部落内部的利益冲突增多了,古人的工作重心又转向了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上层建筑逐步被建立起来,最终闪现出太湖流域的文明曙光。

  南北通衢文明化——安乐遗址

  前面提到了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西抵天目山——茅山山脉一线,这个西界范围的划出源于安乐遗址的考古发掘。在此之前,浙北山区一直没有发现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遗址或墓葬,这一空白对于研究安吉地区的文明史、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分布和文化特征都构成了障碍。

  199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吉县博物馆对安乐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自上而下发现了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相叠压的三个文化层。2001年,为配合基本建设第二次对安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次发掘收获都发现了太湖流域三大考古学文化,并以崧泽文化时期的遗存为主。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启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乃至中国文明化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历年来却因为考古发现的不足,使崧泽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崧泽文化时期是一个史前文化大融合时期,这一特征在安乐遗址体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在陶器方面,通过对比发现安乐遗址出土的陶器兼具南、北方文化的特点。崧泽文化时期陶器的制作还没有走向专业化,同时受自然、交通条件的约束,制陶技术经验的交流往往仅限于很小的范围。南、北方的制陶技术在安乐遗址陶器中表现出来,就说明当时迁居于此的南、北方人将制陶技术带到了这里。从地形图上也可以清楚看到,是一个背向天目山、面向太湖的山区向水乡平原过渡区。区内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都是古人类理想的聚居地。安吉正处于太湖西南部与西北部之间最佳的陆路通道上。此外,还在安乐遗址中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基址,这是一种北方史前文化中常见的房屋建筑方式,适合于北方干燥少雨的自然环境。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在安乐遗址发现,至少说明了当时安吉的自然环境是适合不同文化发展的,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会更易于接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崧泽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已经初具一定的文明程度。安乐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在仅432平方米范围内,就发现了22座墓葬,其中有8座出土玉器,为环太湖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址考古所罕见。良渚文化发扬了崧泽文化的用玉传统,却抛弃了崧泽文化的红陶传统,转而使用黑陶。良渚文化作为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集大成者,势必吸收了周围地区其他文化的营养,汇聚了周围先进文化的血液,而安乐遗址则在最恰当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将文明的接力棒传递给良渚文化,完成了在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历史责任。

  古人的生活哲学—— 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出土文物中,最常见的就要数各式各样的陶器了。从陶器破裂的茬口观察,很容易发现有些茬口的断面非常细腻紧密,而有些则非常的粗糙松散。这正是泥质陶和夹砂陶的区别。从粗制滥造到细腻光滑,陶器已经走过了至少一万年的历史。夹砂陶作为陶器的源头,虽然粗糙却是继火的发明以后又一次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将水与泥混合制作陶坯,用火将陶坯烧制成陶器,再将水和食物放入陶器用火加热成为熟食……了解陶器的制作以后,或许会更容易理解传统文化中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最早的陶器基本都是夹砂的,因为陶土本身含有砂砾,限于技术水平和生活的需求,古人并没有特意去淘洗泥土。夹砂陶的优点是导热性能好、耐高温、易于成形,所以夹砂陶的釜、鼎等炊具用来炊煮食物是恰到好处。但是夹砂陶也有它的缺点,即渗水性强、易破裂。渗水性强就意味着早上盛满的水缸,到中午做饭时没水了,这对于古人来说可是件麻烦事。为了克服夹砂陶的缺点,古人在制作陶器之前先将陶土进行仔细的淘洗,选用细腻的陶土制作陶器,这便是泥质陶。泥质陶固然不太渗水,也相对坚硬牢固,但是经火烧很容易爆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夹砂陶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砂锅。

  泥质陶出现以后,古人为了追求更好质量和更优美的外形,在选择陶土、制作工艺、烧造技术等各个环节从没有放弃过探索。黑陶就是其中的一项成果,黑陶的陶土和制作工艺和一般的泥质陶都一样,但在入窑烧造的最后阶段,从窑顶给窑内的木柴加水,产生浓烟,浓烟中的碳将陶器内细小空隙渗填,从而进一步降低陶器的渗水性,并使陶器外表油黑发亮。除此之外,古人对陶土的选择标准逐步接近于瓷土,一旦古人能够将陶窑内的温度提高到1200℃,瓷器的出现就指日可待了。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