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古城与安城辨析

古城护城河遗迹

  安吉境内有两座城址,即古城与安城,它们在历史上对安吉,对浙江,乃至太湖周边的吴越地区的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安吉人对两座城址的概念较模糊,有的甚至将安城当作古城,将古城当作安城。至于对两座城址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的了解,知道的人也许更少。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有责任帮助更多的安吉人理清这两座城址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内涵,从而对安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进一步的认识。

  城址的基本概况

  古城(这里仅指古城遗址),位于递铺镇古城村的上古城和下古城自然村,东近小山,南接龙山,西临良朋,北连施家上自然村。古城,与其说是一座城,倒不如说是一处废弃的城址,除城墙和护城河外,其他皆已损毁。

  古城平面略成方形,城内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城区面积约33万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在内总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安城至良朋公路(以下简称安良公路)东西向横穿城址,将其分割成南北两块。现城址内有民房建筑40余幢,乡、村道路各1条,其它皆为农田或水塘。城墙及护城河绕城址一周。

  安城(这里仅指安城城区),位于递铺镇安城村,东近西苕溪,南接西港,西临杭长高速,北连湾长自然村。

  安城平面呈桃形,根据周长为3335米的城墙测算,其城区面积为104.7万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在内总面积达236万平方米。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安良公路东西向横穿城区,将其分割成南北两块。现城区内有各种建筑百余幢,乡、村、街道数条,其它建筑多处(皆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日寇飞机轰炸后历年修建的现代建筑)。城墙及护城河绕城一周。

  城址的文物遗存

  (一)古城

  古城,地面文物遗存尚有城墙和护城河。

  城墙为土筑,横截面呈梯形,墙基宽24~26米,上宽12~15米,残存墙高4~6米,残存总长1900米左右。东城墙,安良公路以北全被破坏,以南除北段城墙上有一处简易机埠房和一开口0.5米宽、约50米长的引水沟外,其它保存基本完整;南城墙,除中段约50米被修建村道破坏外,其它保存基本完整;西城墙,除安良公路建设约50米被破坏外,其它保存基本完整;北城墙,仅西北角大约80米段落保存。

  护城河,紧连外城墙,宽30至80米不等。东面,安良公路以北农田改造被填埋,以南保存基本完整;南面,大部分被农田改造或民居建设填埋,少部分仍保存;西面,除安良公路建设破坏约50米外,其它保存基本完整;北面,农田改造时被填埋。由于水土流失和生产生活等多种原因,护城河部分段落积淤严重。

  城址内只有深埋于地下的文物遗存。通过历年来对遗址的调查和局部区域的考古试掘,出土了上至东周下达两晋的文物遗存,特别是出土了一批秦汉时期高规格的建筑瓦当。近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城址北城墙向城内约100米处探得一条深0.8、宽1米的地下河床。该河床紧连内侧高台向东延伸,距东城墙80米左右。东、南、西三面由于多种原因尚未进一步开展此方面工作,但根据考古经验和其他城址考古发掘资料分析,其它三面很可能会存在同样的遗存。由此,推断该河床为绕内城一周的护城河。

  (二)安城

  安城,地面文物遗存尚有城墙、城门与城台、护城河与堤埂、跨河桥梁。

  城墙为土、砖、石混合砌筑,外侧为砖、石包砌,内侧为土筑。横截面呈梯形,墙基宽6~8米,上宽3~4米,现存残高1.5~6.8米,现存残长2800米左右。除东面安良公路以南约200米被破坏外,其它基本保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城墙进行不间断的保护维修,基本恢复了其原始面貌。

  城门与城台,拱券式城门为块石或条石砌筑,分别为“宝城门”、“迎春门”、“朝阳门”、“拱辰门”。城门宽在4米左右,高约4米,深约8米。东门在修建安良公路时被拆除,其它三门保存完整;城台为石阶而上,现仅西门独有(始建时其它城门有无城台情况不祥)。

  护城河与堤埂,紧连外城墙,宽20至80米不等。除修建安良公路路段被填埋外,其它基本保存。由于水土流失和生产生活等多种原因,护城河部分段落积淤严重;护城河外侧为土筑堤埂,部分地段用木桩加固,全长4000多米,上宽2~3米、下宽8~10米,残高5~7米。

  跨河桥梁,有二座。一座是汪婆桥,位于西门外的护城河上;一座是北川桥,位于北门外的护城河上。汪婆桥为单孔石拱桥,长9米,宽3.42米,通高4.53米,矢高4.2米,拱跨9.1米。2006年对该桥进行了维修,由于桥面原始面貌不祥,未进行复原;北川桥为三孔石梁桥,长26.35米,宽4.35米,通高5.15米,中孔跨5.85米,侧孔跨6.2米,孔高4.85米。

  由于城区内原有建筑被毁,尚未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文物遗存情况不明。

  城址的历史沿革

  根据对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考古试掘,城址内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物残件,由此得知,该城最早的年代可上溯到东周时期。同时,一批秦汉时期的瓦当及两晋时期的器物残件的出土证明,该城址一直沿用至两晋,前后长达千余年。

  安吉县博物馆研究员程亦胜对古城遗址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从城址的地理位置、城址内的出土文物,结合周边龙山笔架山同时期古墓葬遗存,并参考大量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文献资料分析,推断古城一度为早期越国都邑之所在。这一观点得到考古界许多专家的关注和认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设全国为三十六郡,其中鄣郡郡治设置于古城,为“浙省之郡有治所之始”,这在历史文献上有明确记载。当时,“鄣郡”辖区范围很广,“新安江以东,茅山以西,即东至江苏溧阳,西达安徽黟县,北界长江南京之六城十七县皆为鄣地”。

  古城作为鄣郡治所一直沿用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鄣郡为丹阳郡止,前后达百余年之久。而后,该城作为故鄣县城一直使用。从城址内出土的两晋时期的文物标本分析,两晋时期该城仍在沿用,但是否作为各个时代的县城使用,目前还无有考古资料来证实。

  由于后期的文献资料记载较齐全,安城的历史背景和沿革清晰明了。

  据清同治版《安吉县志》载:“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明兵克安吉,总管张俊德始筑土为城。越一年,元帅费愚甃以石、延环六里,高二丈有奇,广半之。门四:东曰迎春(宾阳)、南曰朝阳(丽正)、西曰宝成(迎恩)、北曰拱宸(迎风)。城濒大溪,引水为濠,凿濠为池,仅通舟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城建城于元末明初,城墙砌筑开始为土筑,后改为石砌。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安吉县治由玉磬山迁至安城。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安吉县升格为安吉州,领孝丰县,安城遂成为州治。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降安吉州为县,直至1958年安吉、孝丰两县合并,县治迁到了递铺。由此,我们得知,安城作为安吉州治达268年,作为安吉县治有274年时间。

  城址的重要价值

  安吉地处太湖南岸,浙江北部,曾是越国时期的北疆重地。根据调查及试掘结果,可确认古城遗址是一座早期越国的城址。它作为一座2000多年前越国时期城址的存在,对于研究探索越国的历史、政治、军事和疆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古城遗址保存较好,城墙、护城河大多基本保存原貌,城址范围和整体平面十分清晰,城内除有几十户民居外,现大多为农田,未有太大破坏,保存状况良好。因此,古城遗址不但是迄今保存最好的越国城址,而且也是太湖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吴越时期城址,在吴越时期城址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考古试掘结果表明,城内堆积中除春秋战国时期地层外,尚有秦汉至两晋时期地层的存在,这些地层不但堆积丰厚,内涵丰富,而且出土大量筒瓦、板瓦和瓦当等高规格的建筑构件,表明这一城址的地位相当高。因此,古城的存在,不仅对于研究越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探索秦汉时期鄣郡郡治的地望,研究秦汉时期的郡治建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鉴于古城遗址的重要性,200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城位于古鄣郡中心地带,元代建城,明代建县,先后作为安吉州、县治所长达542年。安城周边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分布密集。安城素有桃形桑城美誉,历史环境基本保存,文献史料记载丰富,实物遗存较为完整,是研究州、县级城池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安城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历经清代、民国及解放初期多次修缮,保留了不同时期城墙砌筑工艺,对研究古代城墙建筑技术、材料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安城城墙具有集防御、防洪双重功能。安城临溪,为防城外洪水冲击,城内快速泄洪,南城门与北城门的构造结构不同,体现了当时工匠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与灵活运用技术的处理手段。安城城墙采用城墙——护城河——土斗埂三重防护体系,特别是开闭式城门、防水槽闸合一,增强了防御与防洪功能。

  鉴于安城城墙的重要性,200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我们对古城与安城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辨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地点不同,古城位于递铺镇古城村,安城位于递铺镇安城村;二是时代不同,古城始筑于春秋战国,安城筑于元末明初;三是规格不同,古城为早期越国重镇(有专家推断为早期越国都邑)、鄣郡郡治。安城为安吉州治或县治;四是城墙砌筑材料不同,古城城墙为土筑城墙,安城城墙为土、砖、石混合砌筑。当然,如果您有兴趣亲自到现场与两座城址进行近距离接触,会发现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