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探寻上张山民文化博物馆的生态印痕

  报福镇上张村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2008年,为配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上张村对废弃多年的老会堂进行了改造,建起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上张山民文化展示馆”。

  据在上张考古调查采集到的印纹硬陶片得知,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活动,境内出土了釉陶喇叭口壶与六朝墓砖,另有古墓葬、古桥、古道、古民居等遗存,由此证明,上张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上张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落。由于太平天国战争带来的灾难与瘟疫,造成当地“十室九空”的现象。同治末,清政府实行“招徕政策”,来自湖北、河南、安徽和本省台州、绍兴、金华、杭州等地的移民纷纷迁徙于此。据统计,在1694位村民中,不同姓氏的多达126个。移民带来的原籍地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形成颇具特色的山民文化。山民文化在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语言服饰、传统小吃、传统手工艺等方面多有表现与传承。

  每一件展品 都传承者当地村民的情感

  展品是陈列展览的灵魂,是今人与历史对话的载体,蕴藏着众多的时代信息。信息资料展示中心陈列的展品均为当地村民捐献,尽管展品来源局限在一个行政村,但仍收集到各类展品300余件,种类包括了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手工艺工具、古民居建筑构件、传统儿童游戏用具等。这些展品看似普通,不及国有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那样珍贵、那样美观、那样完整,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与每一个捐献者有着紧密的关系,有的甚至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兴衰史,包含着主人对它的呵护、珍惜与敬仰之情。

  村民王南芳将珍藏了近百年祖上编织丝带的工具捐献给了博物馆,她告诉我:“这件织带机是她丈夫的奶奶留传下来的,由其编织出来的丝带已背起过四代人,家里人对织带机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这件不起眼的展品,怎么也想象不到它有如此厚重的份量,小小的织带机关联到了物与人、物与事、物与情感的深层次。对于在家门口建设反映当地文化的生态博物馆,村民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踊跃捐献自己的“家当”,要求放在博物馆展出。

  一位杨姓村民,将自家已坍塌的古民居内一根雕刻精美的建筑构件——抬梁,亲自背到博物馆。他说:“老屋已坍塌多年,唯有这根抬梁还保存着,放在家里迟早会被偷盗或霉烂,放在博物馆可以一直保存下去。我也可以经常来看看,算是对老屋的一种怀念吧”。看着这件古老而雕刻精美的建筑构件,仿佛将我带进了小时候印象里的杨家古民居:高高的围墙,宽阔的院落,三间两厢,封火墙硬山顶砖木结构二层楼。梁枋雕刻很多的花草与人物故事,石板构建的天井,青砖铺砌的地袱等彰显出杨家老屋的气派。

  老人们告诉我:这是地主人家住的,贫下中农只能住草屋。现在看来,不管当时它是地主的还是富农的,它是一处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反映了上张村在明清时期村落繁荣的景象,见证了上张历史发展的变迁。为了实现这位村民的意愿,也为了将这根刻有上张历史符号的抬梁进行保存,工作人员特意将其悬空横挂于移民文化陈列部分进门处内侧门楣的上方,展示给参观者。

  每一个场景 都再现美好的回忆

  在信息资料展示中心的林业生产展示厅,复原了一处笋干制作场景。黄泥粉的墙、棕叶盖的顶、竹蔑编的篱、块石垒的灶,中间吊着煤油灯。一边砌的是煮鲜笋的节口锅;一边是烘焙,烘焙上放着一张竹编篱子,篱子上铺满了正在烘烤的笋干。墙上挂着笋撬、山袜、削笋刀、蓑衣等,多么熟悉又倍感亲切的场景。记得小时候上南坞山砍柴,为了向林场职工讨点就饭的笋干,经常跑到林场的笋干房,有人在就讨,没人在就偷。笋干房的场景就是这个样子,亲身经历过的山里人都知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曾经熟悉且历历在目的生产生活场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正是这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场景,却保存着众多的历史信息。适度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对今人追忆历史,回味过去,教育下一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手工竹编,这种在安吉山区过去最为普遍的传统工艺,如今已渐渐失去了其用武之地的市场,从事这些工艺的蔑匠,现在也纷纷改行,一项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工艺实在是命运堪忧。手工编织的竹篮,既环保,又可重复利用;手工编织的凉席,工艺精细,睡着舒适。这里展示了从一支原竹到竹制成品的整个手工加工和编织流程,算是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记忆吧。

  每一块装饰材料 都符合生态理念

  为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的理念,以生态的方式展示地域文化内涵,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展示中心的展厅装饰材料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展版背景墙分别用竹、木、卵石、稻草等进行装饰;展厅顶部则用农家不再使用的竹编晒谷垫或原竹吊顶;地面分别为青砖、三合土、鹅卵石铺砌;部题与单元标题用竹刻;隔断用稻草绳编织。同时,将村落中已坍塌的古民居建筑构件作为展厅的点缀装饰。

  在传统农业生产展示厅,竹编篱笆墙成为该展厅的主题装饰,因为要表现的是一处宽阔的蔬菜地。以前在农村,为了防止家禽到农田或蔬菜地吃稻谷或蔬菜,村民都将农田或菜园地用竹编篱笆(有的用密集的竹梢)围起来。夏天,竹篱笆或竹梢上停着很多蜻蜓,小时候最喜欢在上面抓蜻蜓。夏天的晚上,萤火虫也喜欢停在上面,一闪一闪的,惹人喜爱。

  “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厚”、“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理念” ,这是许多观众参观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展示中心后的深切感受。

  每一个社区居民 都是文化的主人

  生态博物馆强调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管理。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曾经说过:“社区居民是当地文化的主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拥有解释权。建设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社区居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才能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直至生根、开花、结果”。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秉承这一原则,从规划到建设直至管理都主动邀请村民的积极参与。

  规划之初,我走访调查了许多村民,并多次召开座谈会,一方面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与掌握山民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听取村民对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前期的“山民文化展示馆”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村民们对生态博物馆建设都表示了非常的赞同,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设性建议,为科学规划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奠定了民意基础。

  装修布展期间,无数人次的村民踏入展厅为我们出谋划策,有些甚至不计报酬地参与劳动。不仅如此,村民对生态博物馆的理解也使我们刮目相看。在传统儿童游戏厅,正当我苦思冥想用何种材料进行版面背景墙装饰时,一位旁观的王姓村民突发奇想:“既然要体现生态理念,不如用稻草绳绕木条间隔装饰,这样既美观又生态也节能”。如此的创意,只有与农业生产、与稻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才能想到,同时,也为设计人员利用生态材料进行展厅装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方法虽好,但面积达80余平方米的背景墙需要数百根这样的装饰条,编织的人工在哪里找,人工工资又需要多少。村干部知道后,马上发动了十余位妇女到博物馆,不计报酬帮忙绕绳,解决了燃眉之急。

  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开馆后,村干部、老同志、附近村民都成了博物馆的业余讲解员。他们还经常邀亲带友,充当讲解员,自豪地介绍自己捐献的展品和当地文化。他们对亲身经历或曾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清二楚,夹杂着带有浓浓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讲解得心应手。

  上张山民文化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展示中心的建设,使我有机会在充分理解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而探索出一条用生态的方式表现地域文化的路径,对指导整个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当地居民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从中我深切体会到,社区居民对文化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相当拥护的,苦于仅靠自身的力量不能实现,需要政府的引导、专家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生态博物馆真正的主人——当地村民,才能发挥他们的用武之地。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