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犁田农具 传承农耕历史记忆

 

  时下正是水稻播种的季节,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过程已经变得越来越简便,而早些年在机械化工具还未普及的时候,水稻田在种植之前的整地过程,一般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畜力对土壤进行前期的翻耕,一个壮劳力,一头耕牛,再加上三大件耕田的工具,是农村里耕田这个职业必不可少的。

  家住上墅乡罗村的沈阿火今年63岁,他告诉记者,从16岁开始,它就跟着师父学耕田了,可以说,对耕田这项工作,他也算是个行家了,他说,当时还是吃大锅饭的时代,当时年轻,体力好,就跟着师傅学耕田了,不久就学到了一手耕田的好技术,17岁那年他就能每天拿10个工分了,每天出工时,师傅就在一旁抽着旱烟,他一个人每天就能耕完七八亩田。

  说起耕田的工具,沈大伯再也没有比这更熟悉的东西了,虽然他的这项工作已经在几年前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三件分别用于耕田、耙田和耖田的农具可是沈大伯大半辈子以来的看家宝贝,如今虽没有机会再下田了,却也是见证了一段历史。

  犁: 耕田

  整地的第一道工序是翻耕,农村里一般就叫做“耕田”,也就是要把前一季农作物收完后留下来的土壤翻松。这样主要是能够让土壤耕层构造变得更适合耕种,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沈大伯说,如今家里的这把耕田的家伙,已经不是最早时候用的那把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的犁除了前面那个刀口是生铁铸的,其他都是木质的,我现在这个是上世纪80年代重新做的,基本都是用铁打的,但是结构、重量还是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这样用起来比较顺手。别看这个犁如今已是锈迹斑斑的,在当时做这么一个可是花了我170块钱呢。”

  沈大伯说耕田是三道工序里最难的,因为最初耕的时候,田里还没灌入太多的水,土质比较硬,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既要控制好牛的前进方向,又要将把手握稳,把深层的土壤都翻出来,因为牛的力气大,有时候人既要跟上牛的速度,还要控制好手中的犁,保证好耕田的质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看这么一个简单重复的动作,其实这个耕田的过程,从那儿开始,绕什么路线都是有讲究的,“一般耕田都得从一块田的中心点开始,围绕着中心点一圈一圈地往外耕,也就是跟画同心圆一样,这样耕完一遍后,再从最外围沿着原来的线路往里走,这样一个来回耕出来的田才能均匀,要是这第一道工序没有做好,翻出来的土一边高一边低,等水一灌多,就越发明显了,后面在不久就麻烦了。”

  耙: 耙田还有点像坐古代战车的感觉

  把旱地的土都翻过两遍后,灌上水就要进行下一道工序了,那就是耙田,这耙田还有点像坐古代战车的感觉,不过这辆“车”的“轮子”可是用一把把锋利的刀做成的,而且这“轮子”还特别讲究,前后共有两排,前排是9把刀,后排是10把刀,沈大伯说,这样的排列法是祖祖辈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前面的9把刀要正好对准后排10把刀之间的空隙的正中间,相差半公分都不行,前后岔开,这样就能把土耙得更细,更均匀。另外,四个角上的刀片也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大伯说,根据前人的经验,耙田用的犁,一般都是用杉树做,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些家仆,这把耙田的耙,就是他去塘浦的一位工匠那里定做来的,不过当时生铁做的刀片并不贵,只要算好距离,把它们牢牢地嵌入木头里就行了,做好总共只要100块钱。

  耙田虽然不像刚开始耕的时候那样费劲,牛也可以轻松一点了,但是技巧性还是很强的,人需要站在犁上,才能耙到更深的土,而且还要熟悉牛走路的速度,跟牛配合好,控制好平衡,站在上面就会很从容,只要向牛发号施令,该走就走,该转弯就转弯,就像驾着牛车在水田里闲游。

  耖: 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

  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根据元代《农书》中的描述,再看看沈阿火耖田几十年的这个大家伙,高一米左右,宽一米五左右,上方是手握的两条横柄,底下是排列整齐的19根大铁钉,可以说跟古时候的耖田工具完全一样,只是不知道所用的材质是否一样,沈大伯说,耖田的这个是用柏树做框架的,然后钉上铁钉子,钉钉子的木头上还套着八个起固定作用的铁圈,这样用上几十年都不会坏了。

  耖田是整地的最后一项大工程,经过前面的耕和耙,再灌上水,旱地已经完全成了水田了,但是水里面的泥土还是高低不平,要让土壤都能均匀地吃到水,还得靠这19枚长长的铁钉在水里面好好的把泥浆再梳理梳理,让土壤变得更稀疏,也把整块田的水底下都推得跟水面上一样平,就可以等着播种了。

  沈大伯说,这耖田虽是最后一道工序了,但要是没耖平,或者没有把土块都耖碎了,就会影响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因此耖田也是很考验力量和技术的,刚开始第一遍,得用力将钉子摁得深一点,让底下一些还没完全疏松的土块都翻一遍,这还得控制好耖田的角度,太直就会没什么效果,太斜了,牛拉起来就会很费劲,整体都翻过一遍后,就可以耖的浅一点了,再将一些比较大块的草根等不易弄碎的垃圾都耖出来,整块水田就既疏松又平整了。

  因为学得早,当时身体也好,所以沈大伯的这门技术曾经一直还是很吃香的。“我最快的时候,一小时就能耕一亩地,一天下来就能耕七亩,不过牛也很重要,有些年头能遇上一头黄牛,那效率就高多了。”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专门用来耕种的拖拉机越来越普及,沈大伯的这门技术也基本已经消失在我县田间地头了,“从我们这一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学这个了,现在都是用拖拉机了,而且有些田里都不用翻土就直接可以种了,我们那个靠人力耕田的时代基本也算结束了。”

  这种古代农耕社会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始工具,虽然看似简单粗糙,却维系农业社会时期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使命,并将人类送到了这个新时代,然而在这些工具身上,却无处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