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老底子结婚照 刻满一段旧时光

上世纪4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

  如今年轻人结婚时必不能少的一样物件便是结婚照,一张结婚照,记录的是属于两个人的幸福时光,每每翻开相册回忆时,嘴角总会带着甜甜的微笑。然而,翻开爷爷奶奶的老箱子时,却会发现,他们压箱底的,也一张泛黄的结婚照,那张结婚照记录的是他们曾经的幸福。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瞬间,尽管有些年代的婚纱照,用我们现在的审美观点来看,显得有些落伍,但我们无可否认这些婚纱照却记录了那些年代的时尚和潮流,每个年代的每一张结婚照,承载着祖辈们幸福的回忆,见证了那些年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世纪40年代:

  上世纪40年代,只有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有机会拍上一张结婚照。一张结婚照,对于那时的人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今年过半百的胡阿姨手中就留着一张那个年代的老照片。“那张照片是我父母的结婚照,是在当年上海最好的照相馆拍的。”胡阿姨的父亲叫胡纪荣,母亲叫潘凤仙,解放前,两人一起在上海做生意,或许是受大都市生活的影响,两人生活方式很时尚。正因如此,注重生活品质的胡纪荣和潘凤仙虽然在安吉已经拜过堂成过亲了,还专门去拍了一套婚纱照来留作纪念。

  1948年10月,在上海做生意的胡纪荣和妻子潘凤仙一起走进了当时在上海最有名的照相馆,在照片中留下了最美好的身影。照片里的胡纪荣稳重,身穿棉马褂,左胸的口袋里还插着一支钢笔;潘凤仙则恬静淡雅一身清爽的格纹旗袍,外面套着一件针织衫。“这件外套是枣红色的,是我母亲亲手织成的,我长大后也穿过。”在胡阿姨的记忆里,母亲很聪明也很勤奋。“她在家里是帮忙管账的,算盘珠打得比当年老账房先生还要好。”胡阿姨说,虽然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为了学开发票,她每天晚上在家都会练毛笔字。”

  对于胡阿姨来说,这张60余年前的老照片,珍藏的是父母一生不变的情感。“小时候,我曾见过这张照片,后来,父亲过世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这照片了。”或许怕见到这张照片便会牵起一段辛酸的往事,此后的几十年里,潘凤仙将照片压在了箱子的最底层。“虽然我后来再也没见母亲拿出过这张照片,但母亲这辈子到死都没有改嫁。”

  上世纪50年代:

  这是一张摄于1957年6月17日的结婚照,照片上的男人穿着军装一脸尚未脱去的稚气,照片上的女人留着及肩的短发一身碎花布衣,他们便是今年85岁的曹毛宝和77岁的蔡冬兰。

  一张经历了近60年的老照片,牵起的是一段“与子偕老”的爱情故事。蔡婆婆说,她这辈子最自豪的一件事便是她与丈夫是自由恋爱的。“现在的孩子都说要自由恋爱,我们那个时候也是自由恋爱的。”蔡婆婆说,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要自由恋爱是很难的,但是他们做到了。

  曹爷爷早年参加过解放洞头战役,之后便驻守在了温州南麂岛。1956年,曹爷爷被分配到温州一所军官学员学习。趁着休假日曹爷爷去了金华同学的老家,在金华曹爷爷遇见了蔡婆婆。

  农村的姑娘不如城市里的姑娘水灵,但蔡婆婆的质朴却深深地吸引了曹爷爷。“后来我回了学校,我们书信来往了一阵子才结婚!”曹爷爷回忆说。蔡婆婆拿出当年他们的结婚照,照片上的男子高大而英俊,照片上的女子娴静。她说:“他很好看,那个时候看上他的女孩子很多很多,就连省里高官的女儿也非他不嫁,可他偏偏就看上了我这么个农村里的丫头。”

  1957年6月17日,这个日子蔡婆婆一直记得,哪怕时间已经匆匆走过了近60年,问起这个日子,她总能脱口而出。因为这是她成了他新娘的那一天。“那时候他还在军官学校读书,我们便是在学校里成的婚,校舍是我们的新房,他的同学是我们的证婚人。”然后他带着她去了城里最好的照相馆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然后她便成为了他的妻子。婚后的生活并不浪漫,甚至他们两个都没多少相处的时间。曹爷爷还要继续留在军官学校学习,而蔡婆婆不得不赶回金华的老家照料年迈多病的父亲。直到多年后,女儿儿子相继出生,曹爷爷和蔡婆婆才一起生活。

  上世纪60年代:

  没有化妆,简单扎了个羊角辫,穿着普通的碎花布衣;一边分的发型,当时最流行的绿色军式衣服,这样朴素的打扮便是1960年的一张老结婚照。照片的主人李裕光和赵爱宝今年分别75岁和72岁,在他们的眼里,这身打扮在当年可是最流行的。“其他新婚夫妻有的还会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为我们提供照片的李阿姨说,那个年代一张的双人“大头结婚照”不仅是当年最时尚的标志,也成了记录父母爱情生活的一个符号。

  “我父母原本是嘉兴人,同住在一个镇上。”年轻的李裕光和赵爱宝不仅是同乡,更是同学。赵爱宝家在学校附近的码头边开南杂货店,经常去店里买东西的李裕光很快便和赵爱宝熟识了。或许由于年代的原因,两人虽然彼此照应着对方,李裕光总是默默地到赵爱宝家的杂货店买东西,赵爱宝也总是盼着李裕光来店里坐坐,但“喜欢”两个字,两人始终谁也没有提起,最终在李裕光一位老师的牵线下俩人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哪像现在结婚有这么多排场,只多买些糖果花生分给亲戚朋友。”关于当年的婚礼,李大伯说朴素而简单。后来为了支援全国大炼钢,李大伯只身一人来到安吉一待就是十年,赵阿姨在嘉兴老家默默带着孩子守着家。“一直到我8岁那年,母亲才带着我们几个姐妹赶到安吉投奔父亲。”李阿姨笑着说。

  上世纪80年代:

  “看这边,看这边,对,笑!”这就是那个年代拍照时最常见的一句台词,八十年代的结婚照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制服装,也不再是两寸大小的大头照,而是出现了“婚纱照”这个全新的东西。

  1987年6月19日,这是一个偷偷幸福的日子,李阿姨和丈夫就是在这一天偷偷地拍了结婚照。当时的两人不顾家人的反对,执着选择了在一起。因为爱情,所以那时的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说起当年拍结婚照的情景,照片中的新娘李阿姨仍是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的爸爸硬是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所以当时拍照甚至登记都是偷偷摸摸的。”拍照的那天早晨,天还蒙蒙亮,但为了不让人发现,两人只能通过敲窗户作为暗号。听到丈夫的敲窗户声后,李阿姨就赶忙穿上衣服偷偷出门,一路奔到照相馆后,李阿姨才发觉身上的衣服穿反了,尽管尴尬但心底仍是甜甜的幸福。

  简单的布景,简单的几盏反射灯,这就是当时拍摄所用的全部道具。李阿姨身穿洁白的婚纱,头戴飘逸的白纱,手捧一束塑料花,而丈夫也换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胸前还别了一朵小花,一切准备就绪后与李阿姨肩并肩地站在蒙着黑布的大摄影机前,紧张地等待着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当时,摄影师在黑布后面弄了半天就是没拍,最后他转出来冒出了一句‘新郎不够高,等会儿’”。李阿姨笑着回忆起那段幸福的时光。

  李阿姨说,最后摄影师搬来了一个小木箱子,让李阿姨的丈夫站在上面拍,所以才有了照片上这一幕。“咔嚓”一声,瞬间便这样永恒了。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