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文学欣赏

听“老知青”说他们当年的故事——“上山下乡锻炼了我们”

  一九六九年底,毛主席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安吉县立即形成了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县革委会门口天天敲锣打鼓,分批欢送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下乡,开始了他们的知青岁月。

  一年过后,县里要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我和县“知青办”的小汪同志被提前派去下乡调查,准备材料。第一站我们来到良朋公社良朋大队知青点,正好碰上他们从田里劳动回来吃饭,有六个知青三间新盖的知青房,四男二女分成三组,每天留下二个烧饭买菜(房子是县里拔款、生产大队帮助盖的),大队长把我们介绍给他(她)们,并到自己家去拿了饭和菜,大家一起吃饭,我们边吃边聊,问了知青们下乡后吃得了苦吗?生活上能习惯吗?等问题,他们都抢着回答:“来的时候太冷了,我们每天卷起裤管、光着脚和社员们一起干活,手上磨得都是泡,确实是苦得很,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没有叫苦。”两个女同学说:“开始几天暗暗流泪,后来就慢慢习惯了。”四个男同学(大概都在十七八岁吧)也抢着说:“我们现在和队里正劳力一样,每天拿10个工分呢!”我们问二位女同学她们也可以拿到8个工分一天,过年分配,他们还可以再拿到不少钱呢。每逢下雨天,生产队不出工,他们就上街多买点小菜,改善一下生活,有的空下来就看看书,有的就一起闹着玩,打打牌。当问到他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他们都说没有。

  后来我们到了报福公社石岭大队知青点,那里人多,有十多个呢!我们看到他们时,好几个都穿着旧棉衣,腰里系着一根布带,也看不出是城里来的知青了,他们说:我们刚来时确实要硬着头皮“过三关”,即劳动关、思想关、生活关。一年下来,我们的身体都强壮起来了,生活也慢慢适应了,思想想通了也就安心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生病(大队里有干部陪着去医院看病)下雨刮风基本上没有请过假,山里活什么都干,背毛竹下山,从一根、二根,到现在和社员一样,三根毛竹扛在肩上他们不休息我们也不休息。看他们集体生活过得确实很有味道,柴火自己上山砍,其他米油盐等自己买,都有人记好了账,到月底了大家摊。晚上有的喜欢唱“样板戏”,有的打打牌,也有少数几个喜欢在电灯下看书、自学。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员,他们也定时召开团支部会议,过过组织生活。

  两个知青点去过后,我们还去了港口、山河、双舍、华丰等公社,他们大多是分散住在社员家里,和房东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也是上山下乡的一种形式,有的两个人住在一户的也有,伙食费按县里规定付给房东,知青和社员关系都很好,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有两个插队知青秋收时一天两人割稻近五亩。平原地区的知青一到发大水,洪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也会淹在洪水里,人就和社员一起往堤上跑,参加抗洪去了。

  走访了这么多知青,我和小汪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总的概念:绝大多数的知青表现都是好的,踏踏实实地干,有思想、能团结群众,和生产队、大队干部相处很好,他们总的体会是:上山下乡生活的苦与累锻炼了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一、懂得了粮食是怎样辛苦种出来的,二、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三、练就了我们的好身体、培养了我们的自信心。

  经过上山下乡的锻炼,后来调上来的知青大多都成了有出息的人才,这或许也是和当年的锻炼息息相关吧。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