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文学欣赏

墨缘

  记得10多年前,我在县招待所时,有一天接待一位学者模样的客人,寒暄之中倍感亲切,他一口纯正的家乡话,拉近了俩人的距离,得知此人叫王警涛,安吉人,浙江大学教授,擅长书法,此番应邀为县招写点书法作品,仅一个下午,他写了许多,草体、隶体、甲骨体,什么都有,被宣纸铺满的办公室顿时蓬荜生辉。我在一旁看得出神,暗暗叫绝,面对这位慈祥尊敬的老教授,发自内心的羡慕。王老的书法炉火纯青,尤是扇面小楷书法,恐浙人无二,远扬扶桑,为日本书法界所推崇。正因如此,我心头一动,拉开抽斗,取出一把折扇,想请王老题写。王老颌颌点首,朝我一视,思索一会,放平折扇,饱蘸香墨,写下“以文为乐”,苍劲有力,酣畅淋漓。我连说“好,好”。寥寥四字,不仅隐藏了我的名字,还概括了我的职业、性情与爱好,真是恰到好处。此后我一直勉励自己,在平淡的工作和人生中,笔耕不辍,乐而不疲,甚至影响我的后半生。

  有一次正好工作需要,我携同事赴杭州造访,在浙大宿舍区一套简陋灰暗的居室里见到王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一些扇面书法精品,我一一细看,蝇头小楷,惟妙惟肖。只见阳台一角搁着一块木板,铺了一块绒布,上面有一幅写了一半的书法,这完全是一个临时性的斗室,这样的创作条件实在太差了,然而许多精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我一阵酸楚,深深地被搅动。

  岁月如梭,时光流逝。王老的那把折扇,我一直珍藏至今。然而心里总有一个纠结,扇子书法不能装裱,不便张挂。直至2000年,我参与直升机场筹建工作。一切工作就绪就差机场标志。其时,杜启汉为县内各界普遍认可的书法家,我通过其儿子杜青请杜老师泼墨,同是也附带了自己一个小小的私心。不几天,杜青带来了杜老师的大作,我立马请蒋和武装裱配上镜框,堂而皇之地挂在堂前,顿时敞亮了许多,涌进了一股文化气息。

  可是没过多久搬了一次家,不慎之中损坏了这幅字,实在难以修补,只得收藏起来。冥冥之中总觉得家里失落了点什么。

  几年后终于又圆了心梦,其时我在行政中心10楼做事,与一室之隔的审计局长董才宝早有相识,时有接触。才宝平易近人,淡泊处世,欲索其字,有求必应,我出的那本《竹海拾贝》的书请他写的书名,还写了“以文为乐”一方一长两幅字,有棱有骨,有形有界,柔中有刚,书品如此,其人品也如此。后来我将一幅方的也请蒋和武装了裱,挂在书房里。每天工作劳顿之余,坐在书房抬头看字,从中体味,不敢怠慢。

  转眼到了2011年我应大毛之邀去天泇山书院帮忙,春节前一批县内老同志来到天泇山,在临湖的茅屋里,炭火驱散了寒冷,满屋飘拂着墨香和笑声,众人围着一块长长的南洋花梨木板,铺开宣纸,挥毫作画写字,这其中有曹寿槐、杜启汉、林元基等名家。阮观其与我一面之交,原县委办老主任,热爱书法,颇有钻研,我恳请他写一幅“以文为乐”,一边的杜老师看着阮老主任专注地写完,不觉说“这幅字我好像以前写过”。我大笑起来,佩服杜老师的记忆力。我本想重复索字的原委是吸取前事教训,备留一幅。但最近我又有新的主意,如能请熟悉的书法家各写一幅同样的字,一定很有意义,我便足矣。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