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文学欣赏

一幅书罢气若虹

  两年前龙王山景区入口处新矗一石坊,南面石柱上要镌一对联。我撰了“西苕溪一脉直贯黄浦江,北天目群峦首推龙王山”之联,由田光耀先生书写。拙联不过如此,而其书法可谓老辣有加。田先生在公务之余,始终不放弃从小就喜欢的书法艺术。在群众书画基础较为厚实的昌硕故里,以其功力和才情,展示了自树一帜的艺术风貌。

  田光耀生长在山川乡,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家,青少年时多身经物质生活的艰难和稼穑之艰辛,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多少受昔日农家之传统美德和乡土文化熏染,品性中不乏质朴、纯厚之底色,骨子里仍葆有农家子弟的本色。其人性格淳朴、品行厚重、作风踏实、工作勤勉、待人以诚,可谓对中华传统美德多有仰承的“老法”之人,同时又是一位蕴玉怀珠的才俊之士。

  田父在“民国”时念到小学四年级,在当时的农村里算得上是“秀才”。田老先生写得一手好字,田光耀幼受庭训,从小就喜欢用毛笔写字。读小学时就常在门前、灶头涂鸦,多显书法灵气,受到邻里夸奖,认为他是一块写字的料。当年,他是村中唯一的高中生,既然是“唯一的”,那么,过年时乡亲家里的春联书写,自然非光耀莫属。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不是单靠兴趣或才情就可登堂入室的,而需持之以恒的锤炼和磨砺,转益多师的学习和借鉴。青年时代的田光耀,在书法根基上是很用心用力的。他初学柳公权、颜正卿之楷书,后学欧阳修、王羲之之行草,一度临过魏碑。他还喜欢“毛体”挥洒自如的磅礴气势,仰慕米芾、王铎书法出规入矩、张弛有度的“神笔”风韵,博采众长、汲取精华。1979年他考入安吉师范后,多受到书法名家曹寿槐先生的指点。平时如有机会到杭州,他必赶赴西泠印社、杭州书画社,悉心观摩沙孟海等大家之作,流连忘返。平时走在大街小巷,他也不忘品味名家书写之店面招牌,并在心中细加研习。长年的执着追求和自身才情的不断焕发,田光耀自然而然地渐入书法佳境。

  光耀作书,多潇洒率意,意在笔先,落笔大胆,一气呵成,且重气势、讲韵律,有龙腾虎跃、跌宕起伏之姿,且点画浑厚、字态峭拔,在结体上不乏自家面貌。让人联想到“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之诗句。有论者说:“看过光耀写字,知道了什么叫不惧,不惧纸、不惧笔、不惧墨……行云流水中夹杂着缓重的呼吸,仿佛要将自己全部倾注出来,然后整个人慢慢地变得空灵起来,而这时也正是他最有魅力的时候。”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田光耀常显恪尽职守和温厚忠良之一面,但在书法创作中,其狂放不羁的艺术气质和自由奔放的个人性情,多有恣意展露和尽情释放。书法于他不是技艺层面的雕虫小技,更不是名利场上蝇营狗苟的工具,而是一种源于生命律动的性情挥发和缘自心性的个性张扬。有时,也许或因随意性较强而有欠严谨,或因后续功夫略有所缺而有欠精当,但在自抒胸臆、自呈胸襟、自展怀抱、自成格局方面,显然胜出颇有匠味的书者多多。

  田光耀虽“出道”较早(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在中学教书时就多有获奖),且功力和才情兼具,创造力较强,但在书法活动方面,他一直较为低调,这和他个性较为张扬的书艺风格形成了鲜明反差。如今,他更多地把书法当作一种陶冶心情,修身养性的乐趣,且把“乐对人生、乐为人生、乐助人生、乐享人生”之“四乐”作为人生信条。如此活法,不“乐”也难。

  去年他参加一书法展览,嘱我撰句。其时他刚到“环灵峰”不久,而“环灵峰”乃兼具自然山水风光和历史人文底蕴的安吉“宝地”。我胡诌了几句:“古寺门前木千年,高僧弘法经百卷。更喜今日环灵峰,生机一片好休闲。”有一年我写给他贺卡:“酒分半瓶量有限,字写一幅气自足。”上联是朋友间的调侃(以前聚饮时他常和别人分一瓶半斤装的低度白酒),下联则是我当场观看他作书的直感。如今田兄在“中国美丽乡村”的田野上“绘七彩灵峰”,酒量和工作干劲俱增,半斤高度几乎不在话下,俨然“一瓶喝罢气若虹”。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