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 | 来源: | 作者: 陈玉兰
每年五、六月份,正是杭垓镇姚村村树木销售黄金期。村里雇佣小工将树木砍伐下来后,采用一条空中索道将其从山上运输下来。看似省力的事,可是村民们却不叫好,这是怎么一回事?
昨天,记者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在一个名叫万石坞的地方,一条长长的索道从山脚通往山顶,看不到尽头。一眼望去,有三三两两被固定好的树木在上面缓慢移动着。大约4、5分钟过后,被捆绑的树木被输送下来。
今年66岁的村民徐明德兄弟俩是山脚下的运输工。见树木被运输下来,两人连忙上前将索道上的链条解开,把捆绑的树木移到旁边堆起来。紧接着再将可移动链条移至索道另一端固定好。一旦山上小工的信号发出,启动发动机,索道再次将链条运至山顶,等待下一批树木的运输。
“一般两根链条一次性可以承载600斤的重量,整条索道线上可以承载2000多斤。每天的运输量大约3万斤。”徐明德告诉记者,兄弟俩做搬运工已经10多年了,每年到了树木销售期,两人就要做3个月,任务有些繁重。
据了解,姚村是个山区村,山林资源丰富,高山集体林场约2600亩,有杉木、阔叶林、生态林等。每年砍伐季节,林场只砍伐杉木。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每年砍伐量近500立方米。与此同时,人工杉木种植已近40年,目前已超过砍伐年龄近10年,由于林场海拔高达800多米,村里又没有林道,从1998年开始,村里修建了一条1500米长的索道,用来运输这些杉木。
村委会主任姚克友介绍,杉木每立方米的价格1000元左右,每年销售收入10万元,但是扣除人工工资、索道维修保养费等成本,最后村集体收入只能得到其中的20%。成本太高,再加上时间一长,索道已经生锈,影响到运输的安全,村里急需要修建一条3公里左右的林道。
“修建林道,能够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村集体收入。”姚克友算了一笔账:如果采用索道运输,10万元的销售收入,除去近80%的成本费用不说,索道运输周期长,这也增加成本。而修建一条林道,村里只要支付小工的砍伐费用及背工费用,通过招标,车辆运输费由对方支付,10万元销售收入中村里可以得到近70%。这样一比较,林道可以省出近50%的费用。
记者了解到,姚村还有一个设想:高山林场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有一个30多米高的瀑布景观,可以通过建造小木屋、游步道等景点串联起来,开发休闲旅游资源。倘若有一条林道,那么,这些资源的开发也会便捷很多。
修建一条林道至少100万元。那么,如何筹措这笔钱?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将继续予以关注。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