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安吉经济新闻

生态循环农业渐入佳境

  今年是我县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之年,“两区”建设力推生态循环农业,和梅溪马村依靠“蚕沙养鱼、淤泥还桑”种养模式申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一样,雄心勃勃掘金生态循环农业的项目不在少数。

  近日,记者走访各大农业园区,探访相关情况。

  循环理念遍地开花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已于去年获得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称号的溪龙乡黄杜村。今年的白茶采摘早已结束,漫山遍野的茶园空无一人,茶园中原本应该除去的杂草正茁壮成长。溪龙乡农办主任钱义荣介绍,保留草是为了维持生物链的完整,利用自然规律促使茶园增收。

  “对茶园的生态循环来说,就是极致发挥生物链的作用。”钱义荣说,利用生物链的自然规律,示范区内的农药用量大幅缩减至原先的20%。在示范区里,茶枝从原来的废料变成肥料,剪下的茶叶枝条作为有机物直接用在茶园里。

  溪龙乡的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始于白茶,却也在当地的小龙虾、水稻种养上推广应用。

  梅溪马村“蚕沙养鱼、淤泥还桑”的生态循环做法更是深入家家户户。据了解,自马村将发展蚕桑作为助农增收的主业之后,目前5000多亩桑园均已采取该模式,当地百姓还在桑地里养起鸡鸭等家禽作为补充。

  在上墅金手指果蔬精品园里,剪下来的葡萄秸秆通过微生物处理变成有机肥施用,该园区工作人员说,原本秸秆堆放在园区里,虽然也会腐烂被植物吸收,但这一过程中容易滋生昆虫,而通过循环运用,则极大清洁了环境和提高了吸收效率。

  在其他园区,天子湖东山岗渔业精品园采用甲鱼、白鲢混养,节约饲料成本;溪龙正新牧业建立起“猪—沼—茶”的循环农业模式。这些透露出生态循环农业已经深入我县农业发展的角角落落。

  转变观念变废为宝

  “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不仅能节省农业投入资金,还能提高产出效益,树立农业品牌。”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胡恒怡介绍,目前已形成的多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对农业大户乃至普通农民也有借鉴作用。

  “转变观念最为重要,将以前的农业废弃物利用起来。”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如在畜禽养殖上,以往正新牧业做足“堵”的文章,导致环境污染,但变“堵”为“疏”后,将动物排泄物用于沼气发酵和有机肥生产,不仅增加了公司收入来源,还极大改善环境,一举多得。

  不仅园区在探索运用生态循环种养,农民也在逐渐接受。如杭垓镇农民胡继发将山羊进行生态放养,一年下来,每只山羊排泄尿素及相应肥料量达到160公斤,当地的冬笋产量多出20%,引起当地农户学习借鉴。“一户农民的经验推广开后,当地及附近村的林农养殖模式都得到改变。”

  “有理论认为,不减少农业污染,就无法控制水污染,所以探索、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是兼顾经济、社会效益。”胡恒怡说。从溪龙白茶园、上墅金手指等园区的实践来看,不仅成本大幅降低,种养模式自带的“生态牌”,更为农产品的含金量带来可观增值。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