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4日 | 来源:杭州网 | 作者:
把脸当“身份证”?这已不是概念。
五一期间,扬州瘦西湖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高清摄像头的辅助下,完成统计入园、在园和出园人数的任务。在正常天气下,精确度能达到98%以上。
来到家门口,不用在包里翻来翻去找钥匙,对着门前的人脸识别系统“刷脸”便可进门;在超市的结账处,人脸识别系统认出你是“老客户”,收银员立刻把购物车中的商品打九折……这些都不再是电影中的场景,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并逐渐进入应用领域。
市场硝烟未起,上市公司已开始布局。由于人脸识别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所以相关公司纷纷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进行研发,目前以物联网行业走得最快,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都将其作为前沿技术,加大投入。
被摄像头“量化”的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能做不能做的问题已经解决,下一步只是准确和精度的问题。”海康威视产业发展部经理于亮说。
技术到底已经走到哪步了?人脸只要正面对准摄像头,身高、性别、五官特征等都可以被“量化”成数据。这有点像正在热播的美剧《疑犯追踪》中的模式,摄像头捕捉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的数据汇总起来,就是用代码写成的“个人成长史”。
“现在技术的主要瓶颈是,镜头只能捕捉人像正面,侧面、背面的准确度就很低。但业内对此都很乐观,多维度识别是迟早的事。”于亮说。
一些商家已经嗅出了它的价值。比如位于某国际一线大牌的杭州专卖店的安防设备,就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这样就可以统计出每天各个时段的进店人数、消费人数、性别构成等数据,这都是公司下一步营运的重要参考。”该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请调查公司才能获得,而且毕竟人工统计会有纰漏,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都在运转。”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业界的说法是,大部分的面部抓取数据仍将为政府部门掌握,必将设置最为严格的安全门槛。而对于这个前沿行业商用后该如何约束?采访从事该行业的几位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呼吁立法先行,让法律保障走在事端发生之前。
生物密码
全面渗透人们的生活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一直被看成是电子消费产品的风向标。在最近的展览上,“智能电视”成为商家热炒的概念。无论功能和应用上如何各有千秋,搭配“人脸识别”技术,几乎是每个厂商旗下智能电视的标配。
一家三口人各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智能电视的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将自己的脸部特征通过内置在电视中的摄像头录入,然后智能电视自动整理出用户喜欢的频道。当再次使用的时候,摄像头会对坐在正前方的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智能电视会分辨出是哪位用户在观看,然后就自动播放这位用户喜欢的节目了。
脸部的“生物密码”几乎可以涵盖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比如人脸可以取代登录邮箱、论坛等时候需要输入的密码。
某高档小区也正在开发使用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这种系统将脸形和肤纹两种信息组合,再用局部特征分析算法来比较、统计脸部的100多个特征点,可以较为精确地辨认出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你进家门不用带钥匙或门卡了,‘刷脸’就成。”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开了个玩笑。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