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9日 |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作者:
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5月的安吉,春光烂漫,绿树掩映。
公路边,一条条生机盎然、各具特色的生态长廊让人眼前一亮,一株株树苗整齐摆放在一旁,用来填补小块的荒芜空地。
河道旁,大片的绿地和亲水平台构成了美丽的河滨环境,人们吮吸着鲜花和绿草的芳香穿行。
美丽递铺港
矿山边,宜草种草,宜林植林,青山绿水依旧别有风情。
在农村,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这里的每一个乡村都是一处别致的风景。
“四边三化”,安吉在行动!
为集中时间和精力,安吉研究出一个全新的整治办法——新设一个载体,名为520办公室,将“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遏制“两违”、“四抢”、“六乱”等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统筹为520行动,即在城区、园区、景区、村庄、沿线5个区域开展20个方面的治理行动。
今年一季度,安吉县集中清理交通干线各类垃圾110吨,清扫路面8112公里,清洗4450公里,清疏边沟24.2公里;河道完成洁化23.5公里,美化3.5公里,绿化3公里;全面开展矿区内作业区与生活区环境卫生大整治,全县在采矿山环境整治率达到100%;此外,每月还对全县187个行政村进行一次卫生长效管理监督。
“四边三化”,将改造与修复同步,让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形成三级联动,为安吉永久保持“中国美丽乡村、世界绿色人居”品牌增光添彩。
生态廊道现雏形
位于S306省道旁的安吉县剑山村是黄花梨专业村,年产翠冠、黄花梨200万公斤,每到梨子上市的七八月份,剑山村的村民为了方便,便会在省道文村桥两边摆起摊卖梨子。
“起码有50多个摊位,不仅影响了公路旁的整洁和美观,还对公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4月28日,安吉县公路局的工作人员带笔者来到文村桥边,这里已经有一大块硬化好的土地。
这块地面积1200平方米,前期已经投入了20多万元,是安吉县公路局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在这设置的集中摆摊场所。
现场,公路局的工作人员和剑山村主任潘伟商量着如何划分摊位以及设置更安全的护栏。潘伟说,这次公路的“三化”行动为村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没有“一刀切”地取缔马路市场,还出钱设置新场所,保障了路边摊主的安全。
伴随着安吉县“四边三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围绕公路“洁化、绿化、美化”,安吉县全面开展公路边无序市场、违法和无序广告、废弃建筑物等整治工作。为期100天的“猎人”行动就是深化公路边“三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4月27日傍晚5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安吉县公路局路政大队出动大批人员,到各关口巡查,重点治理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车辆,短途货运超限超载车辆和矿山企业运输车辆。
“很多司机掌握了检查的规律,摸准晚饭点溜过检查站,为了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我们有一半的人员提前吃晚饭,一半人先上路检查。”安吉县公路局副局长陈卫忠介绍道,“猎人”行动就是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进而保护公路提升环境,深化公路边的洁化、绿化、美化。该行动开展一个月来,已查处185辆超限车辆,卸载吨位1441.4吨。
在安吉走访的两天里,经常能看到养护人员在公路边挖坑,补种香樟、红叶石楠等绿化树苗,道路景观显得更加靓丽美观。据了解,安吉把公路边“三化”工作与沿线美丽乡村建设、风情小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补植12条道路行道树987株,栽种灌木2000余平方米,绿化修枝、除草340公里。省道干线和主要县道公路基本形成了全线贯穿、亮点集聚、特色鲜明的道路绿化环境。
“一路一规划”、“一路一特色”,安吉通过实施公路沿线环境“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正全力提升公路绿化品位,消除公路沿线的脏乱差现象,一条条美丽的生态长廊初具雏形。
在废弃矿区植树
整治毛竹毛料乱堆放
河道整治招数多
“这里的生活垃圾这么多,严重影响了河道两岸的环境。”“这条堤防上种了这么多蔬菜,会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堤防。”……日前,安吉县重点河道专项整治组来到西苕溪沿线,顺着河道依次对两岸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拍照留档,并做好详细记录。
西苕溪是安吉的母亲河,流经安吉境内46.6公里,其面貌好坏直接关系安吉的形象。“2012年底,西苕溪商业采砂全面禁止,十多年没见的太湖白鱼又回游到了西苕溪的上游,但沿线还有很多问题。”安吉县水利局副局长马道青告诉笔者,上周,他们对沿线进行了摸底排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比较集中,违章的建筑物较多,堤坝上种植蔬菜等。针对这些现象,他们将对症下药,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整治组在梅溪镇马村村发现一个特别情况——违法建筑中有一部分是蚕房。马村村是安吉县传统的蚕桑养殖基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蚕房是老百姓的生产用房,不能强制拆除,我们采取柔性的限期拆除措施,就是等今年养蚕结束后再拆。”西苕溪管理所所长石峰说。
如何对河边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安吉各乡镇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天荒坪镇组建了自己的520办公室,把“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治理工作与美丽乡村长效管理、主题小镇建设、功能区块布局、村庄及环线规划修编等有机结合,将专项治理的过程转化为环境美化、产业优化的过程。副镇长夏中金的办公室挂着一张地图,浒溪沿岸的4家涉水违章企业被夏中金涂上了红色。原来,这4家企业的厂房是合法的,但围墙却打在了浒溪堤坝上。目前,4家企业的围墙都拆除完毕。
西苕溪沿岸的梅溪镇,在新老大桥之间有黄沙码头、矿石码头、石灰窑码头等各类小码头。如今,小码头集中整治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沿岸的各类旧吊机、旧传送带正在有机更新;堆放区被合理划分,货物实现了有序堆放;接下去新老大桥的亮化改造将提上日程。
除了主干道,安吉还对全县其他所有河道的长效保洁进行了暗访取证,发现了165个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和建筑材料的地方,目前已经整改了145处,有效地维护了河道整洁。
城乡环境变绿化为彩化
山边景区美依旧
走进安吉上墅广盛石料厂,立刻会被门口的鲜花盆栽吸引。“这些花要换了,600盆三色堇正在运来的路上。”矿长蔡文生说,他每隔3个月就会去萧山花木市场买花。
这家年产仅25万吨建筑石的矿山,非常注重生态环保,封闭式加工区、喷淋设施、进出矿硬化道路、轮胎冲洗设施一应俱全,绿化、蓄水池、堆场等井然有序,不远处的废弃矿山上一片新绿。
“广盛石料”是安吉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在山川乡马家弄村,一座废弃矿山通过复绿后,被改造成了停车场,和当地芙蓉谷旅游景区连为一体。梅溪镇石龙村一座废弃石矿复绿后,新增基本农田65亩,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益。
今年3月,安吉县开展了矿山洁化专项行动。对全县矿山的环境进行了初步整治,彻底消除环境“脏乱差”问题,洁化美化矿山环境,打造整洁有序的矿山生态环境。
“我们对13家持证矿山进行了逐个排查,将问题整理后与各矿主签订‘四边三化’行动落实责任书。对已经开工生产的9家矿山,及时督促矿主倒排时间表,全面开展矿区内作业区与生活区环境卫生大整治。”安吉县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纪检组长吕玉珍说,到3月底,全县在采矿山环境整治率达到100%,重点治理梅溪乌山石矿的方案编制完成。另外,还同林业部门一起在山边主要区域补植桥灌树种1万余株,完成了相关区域的林相资源调查与改造设计。
随着“四边三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围绕景区“三化”,近期安吉竹博园全面开展景区内的“清竹工作”。“将原先歪斜和枯死的老竹清除,并在空缺处补种上一批翠竹、金镶玉竹、孝顺竹等新竹苗。”据竹博园负责人介绍,除了“清竹工作”,景区还在大门口增设了20个简易垃圾桶,原先的垃圾桶也全部升级改造,设置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类。
目前,安吉县根据工作推进计划表,排出工作人员,正实地对每家景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提出整改要求,从而提升旅游景区整体环境面貌和品质,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
公路边的绿色生态走廊
美丽乡村重长效
4月29日下午2时,室外温度31℃,皈山乡工作人员程国华和他的同伴已经在皈山场村走访了6个小时。“主房长11.1m,进深7m。”量好后,程国华将数据记在统计表上,拿出相机拍下了房前屋后的居住环境。
一本民情日记、一个相机、一把卷尺,这是每位皈山乡干部走村入企的“三件套”。根据安排,皈山乡每一个干部联系一个自然村,在5月底之前,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居住环境、房屋建筑等进行详细记录,特别是对农户庭院美化建设、房前屋后面貌、主附房状况,以照片的形式加以定格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一户一档”、“一组一库”、“一村一策”台账。
皈山乡副乡长杨志梅表示,定格记录后,通过环境综合治理,使全乡环境实现“三化”,再拍照将整改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出农户在美化环境上所做的努力。
“四边三化”行动在安吉的农村大地红火铺开,一股合力正在有效巩固中国美丽乡村的创建成果。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安吉县在政策上引导乡镇、村从单纯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转入美丽乡村的长效管理,建立美丽乡村摘牌、降级和复牌制度,取消了美丽乡村终身制。
“‘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考核是动真格的。”据安吉县农办副主任董爱龙介绍,经过去年一年的考核,安吉的179个“美丽乡村”,有5个村被“摘牌”,“摘牌”后的村当年考核奖金被扣除50%。这给更多“美丽乡村”敲响了警钟。
天子湖镇五福村的外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4以上,如何做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村班子亮出了新招。每周一上午,五福村村班子成员都会带上一个垃圾桶、一个钳子、一副手套,到全村各个角落捡垃圾一个小时,然后再到村委会上班。村班子成员的坚持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村民,使他们主动改变了乱扔垃圾的习惯。
在安吉,农村的“四边三化”整合进了美丽乡村的长效管理中,县、乡镇、行政村形成三级联动,并确定每季度最后一月的25日为美丽乡村文明规劝日。“四边三化”在继续,安吉的村庄道路更干净了,农房建筑更美观了,村里环境更优美了,村民生活更幸福了,中国美丽乡村更璀璨了。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