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7.0级强震后,竹乡各界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其中就有一位89岁的高龄老人。就在地震发生的第三天,4月22日,老人怀揣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5000元现金,亲自送到了有关慈善机构。
昨天一大早,在天子湖镇良村村一间破旧的老平房外,记者见到了这位衣着朴素、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名叫彭振,是一名从县工商局退休的老党员。交谈中,记者得知,不仅是这次,近年每次发生地震灾害,老人都会捐款。汶川大地震时,他捐出了5000元;玉树地震后,他又掏出了2000元。
“前些天我在电视里看到四川又地震了,好多老百姓房子塌了,我看着心疼啊。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到村里问能捐钱不。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别的,给灾区捐5000块钱,表达一点心意。”彭大爷激动地说,他从不喝酒抽烟,为了省钱,有时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这些钱都是从退休工资里一点点节省下来的。
不止在大灾大难面前,平时只要得知别人有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从1953年入党至今60年来,他总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自己仅有的收入扶残助困。60年里,一共捐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虽说现在彭大爷的退休金已从当初的几百元增长到了现在的几千元,但他依然独自居住在一间破旧的老屋里。低矮的房子里只有上世纪80年代最简单的陈设,一张老床、几张跛了腿的凳子。这些年,他把大部分退休金都当做善款捐给了需要的人。他说:“房子只要能住就行,好坏都一样。老太婆不在了,我就一个人生活,再说现在老了,吃得不多,也用不了多少,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价值。”
“我从没想过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回报,就是觉得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很快乐。”这是老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记者发现,在老屋斑驳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和锦旗,屋子里这些最亮丽的装饰也是老人多年善举的见证。现在,做好事已成了老人生活的一部分:村里食堂房子不够用,他出资造了新房;村里要修水泥路,他掏出了500元;村里要建老年活动室了,他二话没说又捐了500元;隔壁邻居的孩子考上大学却无奈为学费发愁,他立马取了2000元送了过去;为了村里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掏钱买了电视机、影碟机和教学碟片送到了幼儿园……
“我是一位老党员,我的退休金也是国家给的。只要我活着,这些事情我会一直做下去。”临别时,彭大爷坚定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