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2012年网络专题 > 联合国人居奖

争创历程:三年执着 一朝圆梦

  2011年12月25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争创联合国人居奖,打响世界人居品牌的目标。次年2月14日,这个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布,成为政府郑重承诺。

  那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联合国人居奖”这个奖项,不少人甚至还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事实上,安吉此前已经为这个奖项默默奋斗了两年。

  从2004年开始,安吉“夺牌”成果不断:2004年摘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并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2008年被认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09年迈过国内人居领域的最高门槛,捧回“中国人居环境奖”,也因此成功获得了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身份证明”。趁热打铁,次年,安吉就向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申报“联合国人居奖”。

  这是自我加压的一次申报!但前进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2010年,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安吉作为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同意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政府,首次申报“联合国人居奖”。遗憾的是,当年的“联合国人居奖”被实力雄厚的昆山“摘走”。

  首战失利,安吉人并没有气馁。2011年,安吉重整旗鼓,继续向“联合国人居奖”发起进攻。

  那是特殊的一年!“2011的主题是‘城市与气候变化’,和安吉一样,这个申报主题与很多地方的契合度不高,加上当时联合国人居署人事发生了一些变动,不少城市都放弃了申报。”回忆当时的申报过程,作为见证者的刘欣欣记忆深刻。

  那是关键的一年!国内参与申报的城市只有安吉一个。从得知申报主题到完成申报材料,安吉只有一个半月时间。尽管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一年的努力,既让安吉累积了宝贵经验,更让联合国人居署深切感受到安吉的执着和韧劲。安吉朝“联合国人居奖”迈进了一大步。

  2012年,竞争空前激烈。围绕“改变城市,创造机遇”的主题,包括我县在内,全国共有黄山、潍坊、寿光、江阴、吴江、无锡、银川等8个城市申报。

  有了前两年积累的经验,安吉第一时间启动申报准备工作,全县上下一鼓作气进行冲刺:

  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对争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7月底,县委书记单锦炎带队拜访住建部相关领导,对接申报工作,确保我县被住建部作为第一推荐对象申报至联合国人居署;7月初,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树带队的县工作组远赴联合国人居署总部(肯尼亚内罗毕)对接联合国人居奖创建工作,争取机会推介安吉;多部门协同配合,第一时间成立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凌建荣任组长,县政府办、住建局、财政局、农办、环保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广电台、新闻宣传中心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分工配合,形成合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配合。

  在县住建局局长戴先才的电脑里,有一个特殊的邮箱,那里存有百余份中、英文来往邮件。最早的一封是去年3月份,最近的一封,则是今年7月份的。“这些都是和住建部以及联合国人居署有关人员的沟通邮件,这一年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新的邮件。”戴先才说。据了解,今年“联合国人居奖”的申报主题是“改变城市 创造机遇”,联合国人居署官方网站的主题发布时间是7月16日,而我县早在4月中旬就得知了这一主题,在全国申报的8个城市中,第一个完成申报材料的上报工作。这100多封邮件可谓功不可没!

  “进入本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制定了旨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战略,现在安吉每一座新楼的楼顶都会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以节约用电成本,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地和竹林受到法律的保护,城区开发和交通系统建设都以提高可持续性为导向。在中国国内外的许多合作伙伴支持下,安吉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不仅为当地赢得了许多奖项,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是联合国人居署对安吉的评价。

  三年申报,圆满收官。从众多强劲的对手中脱颖而出,安吉最终成为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