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0日 | 来源: | 作者: 康凤英、陈玉兰 袁霞
发自报福石岭
虽然“海葵”已转移,但报福镇石岭村因为这场台风造成的路毁、桥断、电断等严重后果,依然在影响石岭人的生活。当前,怎样稳定人心?滞留这里的游客,如何快速下山、平安回家?这些都让石岭村防台临时指挥部、消防战士、武警官兵以及社会各界牵挂。
一根绳索帮助游客转移
“看那边!拉起了绳索。”身旁的一位男同事惊叫了一声。足有10多米宽的洪流上,三根圆木简单搭起了一座木桥,上面拉起了绳索,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消防官兵分列桥头、桥下,将游客逐个护送过河。
“浙北大峡谷上面有300多位游客,为了让他们尽快平安回家,消防官兵天蒙蒙亮就来这里冒雨架设绳索,早上7点第一批游客就被安全护送出来。”村民晏绪根看着消防官兵们说。
现场,许多老人、孩子看着河下大浪滚滚,心里难免害怕,一位85岁的老人抓着绳子过河时,脚都发抖了。只见一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将老人背了过来,老人的女儿平女士感动得连连道谢。小孩子们无法单独过河,官兵们一手抓着绳索,一手抱着孩子一小步一小步将孩子们安全护送到对岸。
中午11点30分左右,我们在石岭村龙湖山庄停了下来,这里距浙北大峡谷约4公里路,这段路上有泥石流,因而特别难走。一批老年游客正在山庄吃饭,见到官兵来,很是激动。“当初我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台风,所以政府两次来劝返,我们都没听,现在挺后悔,官兵们来了,我们也踏实了。”来自杭州的汪阿姨说。
一路帮扶护送游客下山
一座因山体塌方形成的巨石堆,几处损毁的山路和几座桥梁,还有路面上随处可见的树木、石块、电线杆等让救援工作显得异常艰难。
“别急,慢慢走!”救援人员一边叮嘱,一边扶着一位老人过竹梯。这是一支19人的游客撤离队伍,其中多数是老人,还有3名孩子。现在是上午10点多,这支队伍的必经之路已被洪水彻底摧毁,他们只能绕道,通过一栋还未上梁的建筑顶部的竹梯,并爬下2米多长的木梯,才能继续前行。
“木梯沾水滑,小心下,别着急。”救援人员温和的话语,让老人感到窝心。“放心吧!我身体棒着呢!”老人反握住救援人员的手,笑着安慰道。
15分钟后,19人的撤离队伍安全度过了危险区域。
“多亏了这位小伙子帮我拿箱子,否则一边走山路还要拿这么重的东西,怎么走得出去啊。”头发花白的马阿婆夸赞着身边的小伙子。
9日,石岭村新增一支由23人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并有75名市军分区战士进村救援。下午3点多,63名特警、100名武警战士先后进村护送游客并组织灾后自救工作。截至记者发稿前,石岭村675名游客基本返回。
一座便桥救助游客脱险
为了让更多游客安全转移,施工人员正冒雨加紧抢修罗家费大桥。
四五位身着橙色标志服的师傅小心翼翼地将钢材卸下推向另外几位桥梁架设技术人员。
“这是贝雷钢架,既安全牢固又快捷有效,凌晨1点从湖州到达抢险现场,凌晨六点我们就开始架设。”县公路管理段盛丰介绍。
在现场作指挥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屠继忠说,罗家费大桥是通往石岭的必经之路,8日下午被大水冲断后导致石岭村两个自然村群众无法正常出行。他们连夜组织专门队伍前来,最终商讨决定使用贝雷钢架架设临时桥梁,该桥梁长达45米,宽6米,限载20吨,限速5公里。
“通了!通了!”经过长达9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下午15时15分,罗家费大桥成功贯通,被困几日的游客陆续出山。
来自上海的吕先生是第一个从“新”桥上走出来的。“我早上9点就到这等了,心情十分激动,此时的我对这里反而有点不舍。”吕先生告诉记者,被困在山里的几天,吃住都没问题,也很安全。今天手机有了信号后,自己第一时间就与家人取得了联系,报了平安。
昨日下午,首批210名游客已安全下山坐上大巴顺利返程,晚上7时左右,罗家费临时桥梁可以正式通车。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