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03日 | 来源: | 作者: 磊磊
近日,笔者从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获悉,个别行政村被黄牌警告或是一个月好一个月差的情况时有发生。回顾几次跟随农办、城管等七大部门验收过程,同样发现一些要求限期整改的村仍存在不足,更有一些村在突袭检查中暴露新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据分析原因有三。一是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包括卫生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污水排放,还有乱堆放、乱搭建、乱涂刻等多项破坏环境、影响市容的行为,各部门、各阶层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更多的是停留在保洁这块。二是乡镇、村建立的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长效管理的需要,对长效管理的要求、标准、方法没有做到位,没有建立一支素质高、敢于承担责任、不厌其烦抓长效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三是监管力度不够,部分职能部门缺乏敢抓敢管、义无反顾的精神,发现问题也只是反复上门宣传教育,没有按固定标准或管理条例实现严管重罚,也没有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问题的积累或反复出现。
做好长效管理工作,首先要建好四支队伍。各乡镇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固定监管队伍,城管、交通、环保等多部门联合成立一支常抓常管的固定执法队伍,各行政村建立一支“清扫运”循环工作到位、覆盖全村的清运队伍和一支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设施维护、绿化养护队伍。
其次,要建立适应“长管”的有效机制。队伍建立起以后,要保障工作长期运行,应该设立管理标准、执行模式,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做到奖惩得当。各行政村对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集中整治,也可开展村与村相互监督,交叉互查活动等。另外,还要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公共基本设施的添加和更新中。
“长管”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社会管理水平和群众综合素质,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借助更多类似创建美丽家庭以及组建党员志愿者、老年监督队等载体,呼吁社会各层次人员摒弃不良卫生习惯、监督自我和他人不良卫生行为,从而有效遏制“一手在建,一手在毁坏”的不良循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