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朋镇良村村有一位80岁的老人,名叫彭振,从县工商系统退休后,20年来,他一直坚持用自己的退休工资热心助人,演绎了一个个感人的“活雷锋故事”,在百姓中传为佳话。
2月24日早上8点多,天空下着绵绵细雨,彭振老人赶到良朋镇幼儿园良村教学点,一进门,孩子们便开心地围着老人亲切地叫着“彭爷爷好!彭爷爷好!”
老师马移美告诉记者,“彭爷爷是个大好人,三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我们这里,看到幼儿园里的教学设备比较单一,回去后马上给我买了台电视机和影碟机送过来,还给了我们780元钱给孩子们买玩具,去年年底,他又给我们送来了2000元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因此,在这里的每一位孩子都熟悉彭爷爷,喜欢彭爷爷。”
早些年,溪港村何某的儿子考上了某海洋学院,但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一家人为孩子上大学的事而犯愁。彭振听说后,主动上门给了他们2000元,那是他攒了半年多的退休工资,因为当时他的退休工资一个月只有300元。回忆起这件事,彭振欣慰地说,“我觉得那2000元给得值,那孩子很努力,现在工作了,入了党还升职了。”
彭振热心助人的故事很多很多。邻居的孩子考上了浙师大,他给了650元;村民吴某的孩子在外读书,2000元的学费被偷了,考虑到吴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又送去了1000元;最近村里的夏阿姨出车祸花了很多医药费,现在康复出院了,他给了100元营养费;村里开店的汪某摔了一跤,他送了100元慰问金……
汶川地震那年,老人看着电视里的新闻,为灾区人民焦急万分,马上去银行取了5000元捐给灾区;玉树地震,他又捐了2000元。村里建美丽乡村浇水泥路,他捐了2000元,造桥又捐了500元。
几十年来,彭振做过的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好事已经难于计数。不仅如此,他还坚持每天在村子里捡垃圾,直到去年他生了一场大病才不得不停止了捡垃圾这项工作。
老人的大儿子彭佩林介绍说,“父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烟酒不沾,贵的衣服从来不买,每个月就花点理发、乘公交车的钱,他常说,他的退休工资都是国家给的,他要用这些钱尽可能地去帮助一些困难的人,去做一些公益事业。我们做子女的都非常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