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2011年新闻专题>>中国电信与联通遭反垄断>>相关报道
电信联通遭发改委反垄断调查 缘起铁通断网事件
2011年11月29日09:23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编辑: 肖飞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能将收到自2008年《反垄断法》生效以来,针对央企的首张罚单。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证实它正在就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调查。如果事实成立,两家企业将被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这也意味着可能高达数十亿元的巨额处罚。

  由于涉及到公共服务性质,监管层之前对于石油、电信、交通等行业的垄断问题一直态度温和。这次发改委突然调查电信和联通涉嫌垄断,颇为出乎意料。

  据记者了解,作为电信企业的直接监管方,工信部的内部人士已经被要求对此事保持沉默,不作个人评价。另外,工信部体系内的专家也被要求不对此发表看法。

  对于此次反垄断调查起因,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源自中国电信去年下半年的大规模清查“穿透流量接入”行动,当时导致大量的铁通用户因断网或者网速异常而投诉。

  另外,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系也一直在呼吁要求宽带网络接入领域引入竞争。互联网实验室CEO高红冰认为,“如果反垄断调查成立,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罚金本身,而是对事件的定性。”在他看来,后续可能还会有持续的措施。

  电信联通遭反垄断调查 缘起铁通断网事件

  铁通断网引爆调查

  依照工信部的规定,铁通、长城宽带、歌华有线等其他宽带接入商在与电信、联通的网络发生互联互通时,都需要向电信、联通付费。而定价权则基本掌握在后者手中。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弱势运营商与中国电信之间的正式结算价格在100万/G/月以上,而第三方企业客户接入则低于30万/G/月。巨大的价差是其他网络运营商普遍采用“穿透接入”的主要原因。

  所谓穿透接入,简单说是其他运营商不以自己的名义与电信、联通交易,而是通过向第三方购买便宜的流量,然后用来发展自己的固网业务。这一做法被其他运营商普遍采用。

  去年8月,中国电信下发文件,要求各分公司对高带宽流量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之外的任何网络节点,不得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这一举措导致铁通等运营商损失惨重,大量用户断网或者网速异常缓慢。据当时受影响最严重的广东铁通统计,在电信开始清查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铁通宽带用户申诉达37477件,越级投诉39件,38443个用户没有缴费,有28210个用户面临退网。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电信清查事件之后,联通也随即对第三方接入的价格进行了调整。“以前联通的第三方接入价格是每G每月18万到22万,现在调整为28万,与电信同一水平。”

  这位人士说,正是这一事件引发的投诉让监管层注意到了电信、联通在宽带方面的垄断问题,并展开调查。

  互相告状讨价还价?

  在2008年电信重组之前,全国有近10家“国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电信、网通、联通、移动、卫通以及教育网等机构。但网络铺设最广的还是电信与网通,并且大部分的国际出口都在这二者手中。

  电信重组之后形成了三家全业务的运营商,原电信、网通资源划入新电信与新联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认为,既然是全业务运营商,就应该自己通过市场竞争去发展,而不是指责别人垄断。

  “铁通说是给移动了,实际上是孤零零一个公司,多少国家资源给浪费了,铁通的宽带网非常发达,移动不去把铁通的网做好,自己不努力,而指责别人垄断。”史炜说,“这不是垄断的问题,是向国家讨价还价,相互告状,对市场一点好处也没有。”

  此事值得注意的另一背景是,今年2月,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曾发出一份《第五次电信分拆方案研究》,建议将电信、联通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来整体打包并入广电。

  这份报告被业界认为有广电利益博弈的背景,其动因是广电希望在宽带基础数据业务方面拥有与电信企业一样的资质。在广电人士看来,中国宽带产业的链条中,从骨干网、到国际出口局、以及数据中心等资源,基本都集中在电信和联通两家手中。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