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带出了一个产业,也成就了一群山里人的致富之梦。这部电影就是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1999年在美丽乡村——安吉县“中国大竹海”景区拍摄的《卧虎藏龙》。随着《卧虎藏龙》在全球各地的上映,影片中那清秀叠翠、延绵起伏的万倾大竹海也让观众留下深刻记忆。无独有偶。仅一山之隔的“天下银坑”景区自从拍摄了《夜宴》后,《小鬼当家》、《西施》、《越王勾践》、《蜗居》等影视剧组相继涌来。
秀竹延绵的大竹海,随着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不断涌入,一个以竹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地域民间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影视文化产业渐浮水面。抓住机遇,安吉把生态影视文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并力求与竹文化、茶文化形成安吉生态文化建设的三大特色名片,并以优惠的政策、强劲的举措引导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0年以来,安吉将整个县域作为一座自然的生态博物馆来规划,投资13.1亿元,基本建设成了中国东部地区第一个以“一中心、四大类、十二展示区、多个展示点”为框架结构的一座“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为生态影视文化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地域文化基础。
影视文化建设调动了全县上下的积极性。在万亩香茗飘散的溪龙安吉白茶园区,《如意》刚刚拍摄完成。“在新闻发布会上,这部大戏的制作单位——浙江梦幻星生缘影视公司还与溪龙乡政府签署了共建安吉白茶文化影视基地的协议。”该乡副乡长王卫星介绍,这标志着安吉白茶文化影视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据悉,为了打造这片崭新的影视基地,溪龙乡政府已经相继投入千万元资金。在文化名村——鄣吴,这是一个远处青山逶迤,近处清澈的溪水蜿蜒穿行于中的村庄。全村有3000多人,是安吉最大的村落之一。村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最著名的为明嘉靖时的“吴氏父子四进士”以及清乾隆时著名藏书家吴五凤等。至清末,还诞生了以“诗、书、画、印”四绝闻名中外的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据悉,一位上海客商已经与当地政府签定协议,计划投资5亿元为上海影视制作单位打造一个生态文化与民间书画文化相融的新平台。
影视文化产业提升了美丽乡村的知名度,每年还带来了400万的追星族,更带火了当地的生态游。五鹤村农民丁本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做起毛竹生意,大竹海景区挂牌营业后成为五鹤村第一个正式对外营业的“农家乐”。“自从《卧虎藏龙》上演后,这里的游人比以往翻了好几番,现在“农家乐”年收入超过40万元。”老丁乐呵呵地说。据悉,从1999年3家“农家乐”起步,五鹤村目前有53家“农家乐”,可接待住宿游客1000余人。“农家乐”还让当地茶叶、竹笋等农产品身价倍增。拍摄过《夜宴》的“天下银坑”景区坐落在天荒坪镇的银坑村。“自有了《夜宴》后,村里开始动经营的脑筋。”村干部介绍说,村里专门建起了一座影视文化馆,通过将景区的美景与已拍摄放映的影视镜头有机结合成一体,运用现代科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招,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让游客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