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生态安吉>>生态人居
[新华网]美丽乡村 生态安吉
2011年08月22日10:35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编辑: 高斌

2011年5月底,全国大旱,十几个省市遭遇严重旱情。不过,就是这样的时候,在地处浙江北部的安吉,这一全国生态县,依然是处处山清水秀。

    走进安吉的乡村,只见村民们大都忙碌着,当地实施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已显露出了成果。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上,安吉硬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大力发展生态农家乐、乡村游,就是当地采取的主要办法之一。

    余峰,这位当地一家农家乐项目的老板,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在户籍登记上,34岁的余峰其实还是个农民,但那只是一个说法,客观地说,他早就该算是个小业主,或者说是小企业家,和他的企业相关的是旅游产业。据余峰介绍,他的项目在村子里算不上最大,不过也有40多张床位,大致能算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但收入却原比在外打工赚得多,更重要的是,家乡的环境特别好。不要以为余峰在外打工的收入低。据了解,余峰是个勤于思考的人,1997年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从开始做帮工,每月只挣1000多元收入,到自己积累财富,学开车,跑中短途运输,再承包出租车,到2008年时,月收入已超万元。不过,家乡的变化让他毅然决定回村创业。3年的经营,目前,他的项目已经有了很好的规模,吸引了大量的回头客。具体收入他不肯透露,只是说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其实,就是余峰自己不说他的收入,当地的政府官员也是很清楚的。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表示,当地老百姓都很会算帐,在外面,打工也好,当老板也罢,一年能赚赚个30万、50万的算不错了,除去回来成本要一二十万,还有其他负担,能剩多少不好说,但回安吉来开一个农家乐,搞一个旅游产品,一年很舒服地拿20万,而且没有其他成本,家庭环境又在这里,这本帐其实很好算。

    树起梧桐枝,必有凤凰来。安吉县的领导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结合当地地理特点的情况下,没有被各种投资诱惑所左右,踏踏实实地抓环保,痛下决心陆续将一些小化工、小造纸等污染企业关闭,虽然那些企业当时对县里的GDP指标、对财政贡献,直接的带来的效益都比较大,但是其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这一干,就是10多年。现在的安吉,确实做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而且后劲十足。据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介绍,安吉的经济增长率已连续四到五年在浙江省排名前五;而在该县所属的湖州市,其经济增长则几乎一直是地区第一,几乎没有一个月是第二过。

    现在的安吉,做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有广场,村村有舞台,村村有路灯。目前,全县的垃圾统一收集,百分之七、八十的污水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植被覆盖率,该县从70%提高到了78%,而水资源,基本上保持了流经安吉的将近一百多公里,全流域基本上保持在二类水到三类水之间。这一点,甚至牵涉到了上海,要知道,安吉就是流经上海的黄浦江的发源地。唐中祥风趣地说,上海市的很多人,总是来和他说要他注意保护水源,他就表示,那就拿出资金来啊,没有资金,怎么保护环境呢?比方说北京的密云水库,北京市政府每年不是还给密云经费的嘛。他表示,其实,就是要不到对方的资金,安吉也要把环境做好,但从全局考虑,环境应该是大家共同来维护的,不光是一个地方的事情。

    国家环保部和浙江省环保厅对安吉在环保上所做出的成绩作出了高度评价。2006安吉县被评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同时,安吉县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也受到了相关部委的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浙江,乃至全国,会有更多的像安吉这样的好地方等着大家去旅游、去定居。(完)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