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2011年新闻专题>>乡村经营-中南百草原现象透视
百万游客催生的“连锁效应”——“乡村经营·百草原现象透视”之四
2011年08月18日08:30 | 来源: 安吉新闻网 | 作者: 记者 常欢 康凤英 | 编辑: 肖飞

专题链接:乡村经营-中南百草原现象透视

  曾经贫瘠寂静的土地,遍地农家乐;曾经土里刨食的农民,变身小老板;曾经发愁销路的果农,丰产又增收……

  与百草原滚动发展带来的土地流转、劳务工资等直接效益相比,百草原百万游客在旅游产业链上催生的“连锁效应”也许产生的影响更大。

  8年开出50家农家乐

  已近中午,小娟农庄老板娘罗小娟和2个小工忙得一额头的汗。虽然不是周末,但有旅行社预订了2个包厢的团队餐,还有不少散客也陆陆续续而来。招呼、上茶、端菜,农庄一下子闹了。

  “这算空了”,采访中罗小娟说,要是旅游旺季和周末,8个包厢全满,请15个小工帮忙,一天翻三台桌。

  罗小娟是东山垓人,农民出身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百草原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2004年末,瞅准机会,罗小娟率先在百草原景区对面开起了农家乐。丈夫会厨艺,就当“大厨”,她既当老板娘又做帮手,平时请2个小工,一年下来的收入甚至比大城市中的“白领”还要好。

  白墙蓝瓦,红灯笼,竹栏杆,热情的服务员端着菜盘来回穿梭。离景区几十米远,是已开业6年的林苑农庄。“我们基本上做景区游客生意,一到旅游旺季,大厅、中厅、10个包厢全满,20个房间根本不够住。”农庄主人说,每年做100万营业额很轻松。

  几年前,三官村村民黄方斌在景区对面建了三间店面房出租。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想在这个黄金地段开餐馆、旅馆的村民越来越多。租金水涨船高,每年稳收几万元,黄方斌也在县城买了新房。 

  三官村党支部书记徐彩琴介绍,“旅游者到百草原休闲旅游,带动了我们村的农家乐。据初步统计,8年来三官村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有50多家。”

  村里农产品不愁销路

  农家妇女沈惠芳脑子活络,眼看着游客返程之际,总爱带点土特产回家,2007年在景区附近做起了农产品生意。春卖白茶,冬售冬笋,时令野菜、竹林土鸡、农家笋干……游客乐掏钱包,沈惠芳也赚足腰包。

  “随着游客数量的成倍增长,昔日的土货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宝贝。”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刘城瑛说,“景区对面的公路上已形成了土特产一条街。不仅如此,景区利用下属的经营部和酒店、联营餐馆,与附近4个村的农户共同营销,累计销售了近千万元的茶叶、笋干等土特产。”

  三官村村民王连岗家有100多棵杨梅树,往年一到杨梅上市季节就发愁销路。如今,一个个团队、一波波游客在景区和村里的牵线搭桥下,到他家杨梅山上体验采摘游。每人付10元采摘费,采摘完了还5斤、10斤地带回去,去年他家杨梅销售收入近8万元。

  记者了解到,三官村有2100亩杨梅林,去年大年杨梅产量15万公斤,其中游客买走三分之一。“我们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的销售难,而且随着杨梅价格的上涨,全村果农与过去年份相比大幅度增收。”徐彩琴说。

  “带动效应”辐射到全县

  游客的带动效应不仅仅局限在景区周围。

  黄浦江源第一漂去年接待10万游客。“其中至少有2万游客是从百草原稀分出的”。黄浦江源第一漂负责人说。

  对此,浙北大峡谷李总表示认同。“游客挑选旅游线路,往往倾向于多元化,以安吉两日游为例,大多以百草原、竹博园等一两个景区为主,在县城住一夜,第二天再以一两个山水型或游乐型景点为辅。因此,各景区、景点间的游客是相互流动的,景区、景点的共赢效应明显。”李总说,“像浙北大峡谷去年接待游客14万,20%左右来自大景区的游客分流。”

  一到周末,100个房间全部爆满,是安吉中汇大酒店的常态。据酒店营销部负责人介绍,旅行社团队游客和散客入住率占据七八成。江南红大酒店客户经理张莉粗略估算,酒店每年60%的住宿客人、40%的餐饮客人来自外地团队和游客。在国际竹艺商贸城,游客也带来旺盛商机。据介绍,旺季时的日游客量达到1万—2万人。

  记者从县旅委行业管理科、综合科了解到,从他们有统计的星级酒店来看,我县7家星级酒店去年的营业总收入为1.09亿元。“虽然各酒店的客源定位不尽相同,难以精确统计旅游业对客房和餐饮的贡献率,但可以肯定的是,景区游客是拉动全县餐饮业、住宿业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综合科负责人说。

  游客流动到哪里,哪里就有商机和财源。一位行业内人士分析,大景区对安吉住宿、餐饮、三产和农产品销售的带动效应不可轻估。按100万游客的50—60%留在安吉计算,每人花100元,就带动了当地5000—6000万元的消费。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