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个月时间里平整土地200亩,拆迁35户,且未出现一起上访事件。连日来,溪龙乡红庙区块正快速进行土地推平,5月底可向业主交地,不久后这里将形成千米工业长廊。
红庙区块涉及35户农户、50多亩白茶,还有各种各样的亩木,要成功拿下这块地,并非易事。去年12月份项目启动前期,溪龙乡村两级干部就采取“白加黑”、“5+2”、“夜总会”等方式,白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议、拆迁政策补偿说明会议、党员会议,晚上分组到农户家中走访,统一思想。为了体现拆迁政策的公平、公正,溪龙乡严格按照政策进行赔偿、补偿,并将评估单在第一时间发到每一位农户手中,农户可以拿着评估单相互比较,全程透明敞亮,人人心中都有底。
拆迁征地过程中,溪龙乡村两级拆迁干部30余人,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溪龙村党支部书记邬士林家在安徽种有1000亩白茶,其中有100多亩茶叶因为使用的化肥不合格全部死亡,损失很大。但那段时间正是征地拆迁工作的冲刺阶段,邬士林天天忙着征地拆迁以及安置区块的基础建设,不仅没去过一次安徽,也顾不上追究不合格化肥带来的巨大损失。
拆迁干部投入一线,很多群众对拆迁工作也积极配合。村民傅先有没有劳动力,家中的5亩白茶租给别人,每年有一笔稳定收入来维持生活。但当他得知自己的5亩白茶山也被列入征地范围后,主动到村委会签约。采访中,傅先有朴实地说:“当初是乡里支持引导我们种白茶,让我们享受了多年的成果,加上乡里、村里一直都很照顾我,这次乡里要征地建平台,是为了经济发展,我应该支持的。”
5个月时间里,溪龙乡克服了一年一度的春节、4月份的白茶采摘、村级组织换届等影响,投入2000万元,成功完成征地、拆迁和安置区、污水管网建设,特别是自来水管网在5月底将全面贯通,可有效解决企业的缺水难题。
溪龙乡乡长戴建国介绍说:“红庙区块建成后,将把阿祥集团、万荣公司、中味公司、华祥皮革等企业连成一片,真正形成千米工业长廊,整个区块工业年产值将达到4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