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朴实的农家女怎么会和松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杭垓镇计生扫帚加工厂总经理联系起来。在得知被推举为“2010安吉骄傲”候选人时,刘雪琴谦虚地笑笑说:“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松坑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创建美丽乡村,资金成了刘雪琴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如果松坑村不创建美丽乡村,就等于村民选了一个不做事的村支书!也永远不会脱贫致富。”顶着各方压力,刘雪琴与村民代表、村干部反复商讨,决定松坑村不仅要创建美丽乡村,更要成为重点村。创建工作刚开始时,她向镇政府借了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为了节约资金,刘雪琴把村里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办,每次购置公共物品时,都以私人的名义购买。刘雪琴说:“这样谈价格的时候,就可以相对便宜点。”
作为松坑村老百姓的领头雁,刘雪琴不仅要管理企业,同时还要协调各方力量创建美丽乡村。从今年3月份开始,她白天忙村里的活,晚上做厂里的工作,对于她来说,“休息”这个词在她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在创建过程中,刘雪琴处处以身作则,但她却把功劳都归于当地村民。她说:“让我感动的是,村民们都非常配合村里的创建工作。建办公楼买地砖时,缺少现金,一位在县城开卫浴店的村民主动提出赊账。搞拆迁时,我一个电话打给一对长期居住在县外的夫妇,他们立即表示一定好好配合村里的创建工作。”
据了解,松坑村是县内最早进行扫帚加工出口的地方,如今村里最大的两家扫帚厂年出口量已占全国的70%。为了让扫帚文化源远流长,也为了铭记这段创业历史,刘雪琴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建一家扫帚文化展示馆。“这不仅为当地的扫帚贴上‘专利商标’,更是一个村的标志,一段历史文化的演绎。”刘雪琴说,“要在这个200多平方米的展示馆里展现扫帚的各种造型,制作流程以及关于扫帚文化故事等等。”村民们也很支持展示馆的建设,杭垓鑫纯扫帚厂的负责人吕江河还在全国各地搜寻不同类型的扫帚样品,以充实文化馆的实物展示。
尽管扫帚展示馆要在下个月初才能建成开放,但是里面的实物让人看了的确很振奋,一把普通的扫帚也有它不朽的历史和文化,当然这其中也倾注了刘雪琴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