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硕街道办事处从成立至今也不到2周年时间,但是年轻的街道以“服务昌硕,美丽昌硕,平安昌硕,活力昌硕”的工作思路,以服务民生为第一职责,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要务,有力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189000” 一条热线牵起千万颗心
“你好,我家的下水管道堵住了,请帮我叫一个维修工好吗?”12月18日上午8点半,遭遇下水道被堵麻烦的记者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拨通了“5189000”服务热线。
“好的,我们会把你的联系电话告知维修工,维修费用是50元。”接线员回答说。
8点45分,一位维修工上门服务了,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有通。之后又来了一位维修工,两人的裤腿、鞋子全部搞湿,身上也很脏,花了整整2个多小时,终于把下水道疏通了。
“辛苦了,多少钱?”“我们的价格是固定的,疏通一个下水管的费用是50元。三天内如果还不见好,电话联系我们免费维修,直到疏通为止。”维修工人说,“我们和街道签订了上门服务协议,服务质量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维修工走后一个多小时,“5189000”服务热线打电话给记者进行回访,询问维修质量和态度,并建议在三天内还可以免费服务。
据了解,截至11月底,“5189000”社区求助热线共接听求助电话1870多个,涉及家电维修、管道疏通、事务咨询等内容,办结率100%,满意率98.5%。街道副主任俞秋华说:“昌硕街道社区求助服务中心成立后,受到群众欢迎,标志着昌硕街道在改变传统单一为民服务举措,开辟更快捷、高效的为民服务途径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昌硕家苑 真情关爱老人家
“天气冷了,不知道陈老伯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我们周末的时候抽空去看看他好吗?”前几天,志愿者“天街漫雨”在“QQ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得到了很多志愿者的响应。
“天街漫雨”提到的陈老伯是灵芝社区84岁的老人陈喜福。老人因左腿长期肿胀溃烂,行动不便,无经济收入,长期靠下岗的女儿照顾。
得知老人的困境后,昌硕家苑服务中心将温暖与爱洒向老人。陈喜福老人免费领到了居家养老券,也得到了来自中心志愿者的服务与帮助。
据了解,昌硕家苑服务中心是隶属于昌硕街道的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昌硕家苑在各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基础信息平台,开设了固定日托、临时托管、临时护理、家政服务、爱心陪聊、送餐上门、日常维修等服务项目。上门服务的项目有: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等。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昌硕家苑吸收党员干部、义工、社会志愿者,成立各类服务队伍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像陈喜福这样的老人提供结对上门、不定期上门服务等。
6月13日,“感恩·关爱”大型主题活动之“青春映晚霞·关爱老人家”在该昌硕家苑服务中心前门启动,活动具体为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为老人剪一次指甲,聊一次天,量一次血压,唱一首歌,打扫一次卫生,以一助一,多助一的结对帮扶活动,为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一份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昌硕家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着力打造一支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社区孤寡、困难老人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的子女安心工作,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美满。”
一站式服务 市民办事更方便
对于家住昌硕社区的邰三洪老人来说,如今缴医疗保险费方便多了。就在前几天,他到社区缴纳了100元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险费。“以前到社区办事,办公室多,不知道找谁。现在方便多了,进一家门可以办很多事,即使办事员不在的话,其他同志也会接待、办理的。”采访中邰三洪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昌硕社区和新街桥社区在2007年的时候试点推行“一站式”服务,将民政、残联、劳保、医疗、计生等服务项目全部摆在大厅里,让社区居民进一家门就能办好自己想办的事。
年初,街道办公场所搬迁至灵芝路,进一步健全了大厅的便民服务功能。筹资近百万元推进凤凰、天目、云鸿三个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设,现云鸿、凤凰顺利完工;启动灵峰社区服务用房,完成了广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年底前将全面完成4个社区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为服务社区居民上门办事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力地推动“服务昌硕”建设。
今年,昌硕街道成立了“城市爱心联盟”志愿服务社,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整治、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参与人员达2000余人次。同时,出资100万元,将8个村改居社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部移交给县城管局,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洁净。街道党委书记王卓良说:“服务民生是街道的第一职责。今后,街道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安吉速度,提升安吉服务’的总目标,结合街道‘四个昌硕’的工作思路,重点打造‘服务昌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