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乡镇风貌>>杭垓镇
杭垓松坑村:一把扫帚的“传奇”
2010年12月04日12:28 | 来源: 安吉新闻 | 作者: 黄学芳 唐智行 朱庆华 | 编辑: 樊慧

  看过“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片的人都会对那把神奇的魔法扫帚印象深刻。在杭垓镇松坑村,一把普通的竹扫帚,不仅经历了从普通农具到出口创汇工具的嬗变,在如今的美丽乡村建设中,随着“扫帚文化展示馆”的建设,又演绎了一个从“经济扫帚”到“文化扫帚”的传奇。

  “农具的扫帚、经济的扫帚、文化的扫帚,这也是我们扫帚文化展示馆的三个展示主题。”村支书刘雪芹说。

  农具的扫帚

  秋冬时节,无论在意大利的小镇,还是在安吉的街头,随处可见环卫工人手挥扫帚打扫落叶、清洁街道的场景。你也许不知道,这些扫帚基本上都是产自安吉杭垓镇的一个小山村。

  无论在城乡,扫帚都是最常见又最重要的清扫工具。有人说,安吉竹子全身都是宝。每年勾梢产生的大量下脚料——毛料,大部分都“变废为宝”被加工成了扫帚。扫帚加工业由此成为安吉竹产业“全竹利用”的重要一环。

  “在产粮区,安吉产的竹扫帚也是必不可少的农具。”松坑人自豪地说。

  经济的扫帚

  杭垓镇松坑村是安吉有名的“扫帚加工专业村”。“我们村的扫帚厂消化了全县70%的毛料,产品占据了大约70%的国际市场。”村支书刘雪芹用两个70%概括了松坑“扫帚产业”的地位和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村民吕纯智加工第一把“出口扫帚”以来,松坑村的扫帚产业已发展到拥有“鑫纯”、“计生”两家大型加工厂、几十个家庭作坊加工点,年出口800个集装箱,产值达2000万元的规模。产品远销日韩、台湾、东南亚、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安吉产的竹扫帚因为枝条细密、质地柔软,特别受国外市场的欢迎。”刘雪芹说。

  村里的计生扫帚厂有150多名固定职工,50多名临时工,年产值1000多万元,创汇100多万美元,支付职工工资100多万元,带动村里和周边村庄的200多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文化的扫帚

  “染尘但换清白世,秽己只求干净人。”扫帚干的是平凡的工作,也许它的身价并不高。但作为清洁工具也好,收藏品也罢,扫帚的作用其实很重要。扫帚还与传统礼仪有关。古代人为了表示对贵宾的欢迎,往往也会用上扫帚。“拥彗迎宾”的礼仪便是指手拿着扫帚迎接宾客(彗星形似扫帚)。这些都是传统的扫帚文化。

  出于“敝帚自珍”的念想,因扫帚致富,比常人都要热爱扫帚的松坑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自然不会忘记那把小小的扫帚。给扫帚建一个展示馆的想法,一经村班子会议提出,便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我们的扫帚文化展示馆是一幢两层结构的土木老建筑,用图文展板加实物的形式,不仅展示扫帚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更要展示松坑扫帚从普通农具到创汇工具再到草根创业精神象征的历程。”村支书刘雪芹介绍说,除了安吉的竹扫帚外,外地的草扫帚等各种形态的扫帚也有望在此得到展示,有关扫帚加工使用的历史、民间的传说故事等资料也在收集中。“扫帚馆建好后,安吉农民艰苦创业的精神也将得以固化和展示。”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