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乡镇风貌>>杭垓镇
杭垓吴村美丽乡村建设二三事
2010年11月04日09:24 | 来源: 安吉新闻 | 作者: 童思源 黄学芳 | 编辑: 樊慧

  “往年一到这个时节,司机、村民们就对狭窄的公路怨声载道。”吴村村74岁的村民石炳荣说,“今年道路拓宽后,公路畅通无阻,这就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啊。”

  进村的公路拓宽了,老年活动室也已建好,太阳能污水处理池正在安装,一座以桥命名的博物馆正在加紧施工中。尽管吴村美丽乡村建设还只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80%,但是老百姓已经开始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成果。

  初冬时节,在偏僻而美丽的吴村采访,记者时时处处被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感动着。这里撷取几个小故事与读者分享。  

  拓宽8里路村里没花一分钱

  从磻溪桥一直到吴村村委会门口,记者看到路面比以前宽了近一倍,路边原本成片的竹林、菜地、简易房,都不见了。公路上两座桥,一座加宽了一倍,另一座桥则一变二,成了“姐妹桥”,双向来去互不干扰。

  “山区农民是把土地看得很金贵的,这么多竹林、菜地、简易房被征用、拆迁,村里花了不少补偿费吧?”记者问。

  “整条道路长4.1公里,都拓宽了,其中800米是今年新修。路面从原来的4米拓宽到现在的7米,加上两座桥,耗资近1000万元,村里没花一分钱,老百姓没出一分钱,全部是从有关部门争取来的,县交通局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吴村村委会主任项用明介绍说,“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的20多户人家,自愿奉献了路边三四亩自留地,还有上万斤小竹,村里没补偿一分钱,老百姓也没有怨言。”

  “老百姓没有怨言”这句话,记者在吴村采访时找到了答案。今年83岁的王荣华老人就住在仙人湾自然村,路边原本有他的一间小屋,用作澡堂,顺便放点农具、柴火。“公家要修路,我也要走路。修这么宽、这么好的路,没要老百姓掏一分钱,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王荣华老人说,“以前,儿子回家,汽车停在路边一点也不安全,现在路这么宽,停辆车也很宽敞。”  

  最好的建筑是老年活动室

  徽派建筑,尽管房子不高大,但确是吴村中心村最好的公家建筑物,而且是最新的。吴村村委会主任项用明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村的老年活动室,占地200多平方米,投资20多万元,本月中旬就可以启用了,里面棋牌室、阅览室,一应俱全,广场上还有健身器材。”

  与三个老友一起搓麻将的华大妈见了记者开心地说:“我们以前在村委会楼下搓麻将,尽管不是赌博,但是影响也不好。这次吴村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特地为我们老年人新造了老年活动中心,今后我们活动的地方更宽敞了,娱乐项目也多了。”  

  一座博物馆“收藏”桥文化

  “吴村不仅山水风光好,而且有历史文化。”吴村老党支部书记徐庆德说,“村口那座长丰桥始建于明代,清朝乾隆年间重修过。这座桥在1957年黄麻线(公路)没修之前,是高、姚、吴三个村的村民到杭垓集镇的必经之路,也是三个村的百姓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

  “有历史,没有文化也不行。我们想依托长丰桥建一座‘桥博物馆’,不仅把安吉现存的古桥收集在内,还把全省,乃至全国的古桥收集在内,用图片、桥的微缩模型来展示,用文字来介绍桥文化。”项用明说,“整座桥博物馆占地200平方米,用泥土夯墙,古色古香装修,体现生态、环保。”

  吴村去年投入180多万元提升村庄环境,今年全力打造“西溪人家,花卉吴村”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这座博物馆的目的,不仅要展示中国的桥文化,还可以作为学生的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也可以作为安吉美丽乡村中生态博物馆的一个节点。”项用明说,“今后,还可以作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的一个景点。”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