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2010新闻专题>>全国多地血库告急>>分析评论
南方网:看到“血荒”,想到“被献血”
2010年11月01日15:54 | 来源: 南方网 | 作者: | 编辑: 肖飞

读了《南方都市报》10月30日社论《“血荒”昭示亟待走出社会信任危机》,想从另一个角度做一个注脚。

领导带头献血了,也许可以缓解“血荒”。中国的公务员队伍相当庞大,“领导”也相当多,比如很多地方副县长都是两位数的,不说每个公务员都献血了,只要每个“领导”都像卫生部部长一样积极主动,一年无偿献血一次,中国大概就不应该出现“血荒”了吧。

我说这些话可能会引起误会,好像我自己不肯无偿献血,反而总想挤兑领导出血似的。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虽然我有时的确有点对极个别的领导不太满意,但我还是很愿意无偿献血的。每次领导把无偿献血的通知传达下来,我都是本单位第一个报名的,而且一定准时赶到血站,高高兴兴把血献。不过,我一次也没有主动献血。我不是不方便去血站,流动献血车每月都来。我当然也不是怕献血,我对无偿献血还是很支持的,偶尔还会鼓吹一番。

但是,我就是不敢不听领导指示自己去献血。我们这里献血常常是“任务”,有的领导还称之为“政治任务”,不知道哪会儿领导就会想起来组织大家献血,还要给每个单位分配指标,而且要计入各个单位的量化成绩。如果我不听从领导的安排,私自主动无偿献血了,不久之后偏偏就遇上领导通知大家无偿献血,而我短时间内再次献血不合适,就可能影响本单位指标任务的完成,在领导看来,我“政治觉悟”太低,算是白白献了一次血,而且还真是无偿的。如果我一切行动听指挥,只等领导发话去献血,不仅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质,还可以获得一些营养补贴,于公于私都很划算,是不是?据说油水比较丰厚的单位,每次都会给无偿献血人员发放营养补贴和一笔奖金,以资鼓励。各单位之间往往还会搞补贴攀比,这无异于在鼓励“被献血”。而公务员以及医务人员这两大群体正是“被献血”的主体,加上信任危机的存在,不发生“血荒”反倒是奇怪的。

当无偿献血成为“任务”,不再无偿的“被献血”成为习惯,等着用血的就等不及献血的了,“血荒”危机就一直潜伏着。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我一点都没挤兑领导积极献血的意思了吧?如果领导献血,谁知道咋补贴呢?这是一种可以传染的怀疑,势必导致那些本来愿意自觉无偿献血的人会产生不平衡的心态,献血的态度就可能变得消极了。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