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2010新闻专题>>全国多地血库告急>>分析评论
京华时报:化解血荒必须重建制度信任
2010年11月01日15:54 | 来源: 京华时报 | 作者: | 编辑: 肖飞

无偿献血可谓“举手之劳、救人一命”,但要让这一公益体制运作良好,制度本身首先应当获得公众普遍信任。

昆明遭遇十年来最大血荒,引发了不少有益讨论与思考。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近日的献血活动中,也针对献血安全以及血站是否以无偿献血盈利等热点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血荒之所以发生,除采供血管理与服务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外,根本还在于信任问题。无偿献血可谓“举手之劳、救人一命”,但要让这一公益体制运作良好,制度本身首先应当获得公众普遍信任。老百姓对无偿献血有质疑,相关制度自然运作不灵。这表明,化解血荒关键还要从重建制度信任入手。

目前维持无偿献血制度运行的主力是学生和农民工,本应作出表率的公务员群体却不带头献血,这难免让公众有怨言。据介绍,学生、农民工无偿献血比例超过90%,以昆明为例,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0.92%,医务人员的比率则为1.2%。前些年,有的地方还于春运期间在火车站设点,号召农民工献了血再回家过年,真乃咄咄怪事。无偿献血依赖于道德感化,公务员群体置身这场公益行为之外,势必大大降低制度说服力。医务人员身处一线,被视作采供血制度的“知情者”,倘若他们也不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自然会增加人们对无偿献血的疑虑。

世界上不少国家采取无偿献血制度,让制度运转顺畅的关键在于形成全民共识与自觉,所以,政府人员能否起到表率作用尤为重要。比如在日本,政府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可见,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相关措施,号召广大公务人员参与无偿献血,由此形成制度有效运转的第一推动力。

针对公众对血站可能存在“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质疑,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各地血站管理,提高血站运作的公开透明度。血站作为公益性医疗机构,承担保管和输送公众爱心的重大责任,理应严格自我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在具体做法上,一来,有必要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服务与人道关怀,包括提供免费医疗体检服务、抽血后健康咨询服务、隐私保护,以及事后告知检验结果等;二来,有必要加强血站内部管理,严格做好血液检验与保管工作,确保不糟蹋和辜负任何献血者的爱心;三者,有必要公开血站运作状况,例如公示血站管理费用及血液检验、保管与运输等成本,定期公布血站站务与财务状况等。如果血站能做到公开透明运作,相关质疑自然冰消瓦解。

更为重要的一点,与无偿献血制度相对应的是无偿献血可获免费用血的政策。现在,重视无偿献血、漠视免费用血的不良状况非常普遍。各地不仅在这一问题上政策不一,而且办理免费用血手续十分繁琐,这让公众产生严重心理落差。因而,化解血荒的另一着力点应当放在切实保障和兑现制度承诺,让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方便、快捷地获得制度补偿。假如这边无偿献血扎一针就完事,那边免费用血却要让人跑断腿,还有多少人会有无偿献血积极性?各地免费用血政策不统一并非弊端所在,关键是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必须杜绝,如此,血荒局面才能有所改观。

上述看法乃针对无偿献血制度所作的思考,除此之外,在完善无偿献血制度,严格保障血液安全的基础上,能否辅之以有偿采供血等手段,相关部门不妨先期进行调查试点。其实,所谓无偿献血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都是无偿,许多单位号召献血时大多提供一定补贴和其他鼓励措施,这是《献血法》允许并有所规定的做法。那么,在不改变现行采供血体制前提下,适当提高无偿献血者补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共同致力于营造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这也不失为化解血荒的一个有效途径。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