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看似平常的河流,却隐藏着令人惊奇的“秘密”——它是目前在全国也罕见的“河流劫夺”自然遗迹,由此我县又多了一处科普教育活教材。
昨天,记者来到山川乡大里村,眼前,一条在乡村随处可见的河流,正静静地流淌,似乎几千年、几百年来,它就是这样,任历史变迁,光阴流转,只带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默默流向远方。
“很多专家来过这里,论证后认定,这就是‘河流劫夺’自然遗迹。”该乡副乡长潘安国说。
对此,大里村民应中东告诉记者,从小就在这条河边长大,只知道河里的水是赵家塘和船村流过来的,看不出和别的河有什么不同。“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河还有历史价值,真是‘河不可貌相。’”
记者就此采访了县旅委规划科负责人王正南。据介绍,山川的“河流劫夺”自然遗迹是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陈钦峦在卫星遥感时从卫星图片上发现的,当时,惊喜万分的陈教授就带领一批博士和硕士赶到山川进行了考证,确认该现象大约发生于距今60—1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时期。 “后来,我们还请其他专家来考证过,他们的观点一致。专家指出,该现象于全国来说都是难能可贵、比较罕见的自然演变遗迹,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演变意义。”王正南告诉记者。
河流之间竟然也会产生相互劫夺的事件,可算是河流发展史上的趣谈。据介绍,山川大里村“河流劫夺”自然遗迹从景观上来看,是原先流经山川赵家塘自然村与流经山川乡船村的两条河流在大里村以东相汇合,由于受大里村东南部一条河流加速溯源侵蚀,切开了分水岭,把来自船村的河水劫夺而去,致使该两河流改为现今的双溪汇合。
王正南说,今后不管是开发旅游(科学旅游),还是自然科学研究,我县都应有意识地加强对“河流劫夺”自然遗迹的保护,使其自然演变遗迹的典型性特征得到永久保存,成为科普教育的一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