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的变化,让车主对车险“爱恨交织”。笔者日前从有车一族了解到,很多车主成为了只投交强险(交强险是强制性保险,不投保无法年检),不投商业车险的“裸奔”族,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支出,但隐患无穷,一旦没投保商业险的车辆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或者被盗抢,损失将完全由车主个人承担。
车主徐先生在台资企业上班,于2009年1月购买了一辆价值17.8万元的轿车,第一年,他给新车上了全险,花了5300元。他计划今年不再保全险,去掉划痕险和自燃险,并且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额降10万元,这样一来,他认为保费肯定会节省不少。但在向原来的保险公司询价后发现,减少几个险种后车险价格竟然与去年持平。“我先找一家保险公司把交强险投上了,现在油价这么高,商业车险又这么贵,养车成本太高了。”徐先生告诉笔者。
随着车险价格出现的细微变化,“裸奔”一族出现增加的可能。笔者获悉,有两大原因导致今年车险“感觉很贵”。首先,保险行业减少了代理渠道费率,保险代理人无法再给投保人提供较高的折扣,车险打折少了导致价格相对提高许多;其次,各保险公司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降低了折扣比例。
无商业车险车辆存在很大的隐患。笔者通过多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那里了解到,单独投保交强险将使车主个人承担较大的赔偿风险,比如交强险中对于财产险的理赔上限是2000元,在很多交通事故中,这一赔偿额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对财产险保额的补充,商业三责险非常必要。而对于经常出差、车辆不入库的车主来说,如果没有投保盗抢险,一旦车辆被盗抢,就得不偿失了。
选好渠道
——电话车险优惠多
“通过电话渠道购买我们车险的车主,除传统折扣外,还可再享受打折的优惠。”笔者发现,就在车主抱怨传统渠道车险价格上涨的同时,电销渠道车险费率却出现了“低姿态”。对于车主来说,与其冒着风险上路“裸奔”,不如通过合理的渠道降低保费支出。现在市场上经营电话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超过10家,车主可选择具备完善配送管理机制和理赔监督手段的公司。另外,为了让车主在理赔上更加方便,电销公司正在完善“落地”服务。以平安保险为例,每张电销保单上附有一张“电销大管家”名片,车主遇到问题和麻烦可拨打“管家”电话求助。(江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