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么快抓到这个小偷,多亏了派出所的流动警务车。”昨天,杭垓镇普天手机店老板乐呵呵告诉记者。
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底,普天手机店手机被盗,刚好流动警务车从店门前经过,店老板立即现场报警,并将店内拍下的监控资料交给了民警。拿着监控资料,流动警务车在辖区里进行了排查走访,当天就锁定了目标,迅速将小偷抓获。
这只是县公安局杭垓派出所推行“流动警务”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今年三月份,针对辖区实际,该所推出了“流动警务”模式,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被称之为流动的巡逻车、流动的宣传车、流动的便民车、流动的调解室。
缘何要推出“流动警务”模式?杭垓派出所王教导员告诉记者,杭垓镇面积为全县乡镇第二,且居住人口分散,处于安广宁交界处,为进一步做好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在县公安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出了以包片式警务为依托,坚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深入集市和田间地头,变被动办公为主动上门服务的“流动警务”工作模式,融法制宣传、治安管理、防范控制和便民服务于一体。
据了解,自从“流动警务”运行以来,警务车开始频繁进村入户,民警们便利用一切间隙通过散发《民警教你防贼11招》、《防骗小常识》等宣传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讲解法律常识及防盗防骗的安全知识。梅村村年近八旬的张大爷就是听到了“流动警务”车宣传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后,将多年前私藏在自家废弃旧院老屋内的电雷管主动交给了民警。
王教导员告诉记者说,“流动警务”车一般配备一名民警和两名队员,按照规定,一周必须下村三次,随叫要随到,这种灵活的警务工作方式,保证了辖区百姓每周都能在家门口见到“派出所”,偏远村庄的群众办事再也不必舟车劳顿地跑到派出所来了。到目前为止,在“流动警务”中已处理各种纠纷、突发事件10多起。
“有了流动警务车,我们老百姓能经常看到民警的身影,心里更踏实了。民警还面对面为我们讲解常用法律法规以及日常防盗防骗知识,我们感觉很实惠,举双手赞成。”采访中,磻溪村村民刘树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