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良朋镇乌泥坑村三强家具厂的车间里,30几岁的孙智红干得特别起劲,他说:"真没想到自己如今成了一名工人,一个月拿1500元的薪水,多的时候能拿上2000元。"开心的不仅是孙智红一个人,还有他的家人,因为孙智红以前喜欢打牌,活不干,一家人清贫度日,生活年年一个样。如今进厂上了班,玩牌的劲头也没了。工资月月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乌泥坑这个1000多人的村庄里,以前喜好赌博的人很多,很多农民就靠几亩粮田来维持生活。办一点大事就四处借钱。也就在几年前,良朋镇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一股春风吹进了乌泥坑村,村民利用本土优势,办起了茶场,拉丝厂......如今的乌泥坑村有茶厂8家,还有扇子厂、养鸡大户7家,去年外乡人吴俊也选择在乌泥坑村办起了转椅配件厂。全村所需工人上千人,全村一半以上农民进厂,月收入最低都在千元左右。留在家中都是老人和孩子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昔日围成一桌玩牌搓麻的人没了,社会安定了。 在良朋镇,农民进厂打工成为新风尚。这和良朋镇工业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是分不开的。良朋村的文体用品中,增加了篮球和足球两条生产线,浙江曙光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坐落到良朋工业集中区;良村村仅拉丝厂发展了30余家;迂迢村有竹凉席纺织20余家。迷你蕃薯、白茶、大雁鹅、长寿菇等一批农业特色产业相继涌现。 现在无论何时何地,走进良朋镇的农村,听到的是企业的隆隆机声,看到的农民忙碌的身影。以前农民玩,但口袋空空,现在没有农民只顾玩乐,甚至舍不得浪费时间,日子也一天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