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整洁的水泥路一直通到农民家门口,一片片松林和竹林环绕着农民家的小院子,院子里,各式各样的盆景和花草争奇斗艳。“这简直是山水画里的模样。”来刘家塘小住的上海客人陈杰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为了村子美,作啥都愿意 上墅乡刘家塘村是县级生态村之一。“为了村子美,作啥都愿意。”这是刘家塘人的共识。 刘家塘村原本有两个石矿,这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十五六万元的收入,可是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生态村的创建,刘家塘人主动把这两个生钱的矿关掉了,虽然可惜,却没有人说“不”字。 去年,刘家塘的生态型水库--狮子石水库在千库保安工程中脱颖而出,省级达标,以安全、美丽、高效而获得众多好评,当它被作为全县样板水库吸引一拨拨人前来参观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当初这可是个病危水库呢。 “我们投入了120多万元改造这个水库。”刘家塘村支部书记王九林告诉笔者,“可是当时资金严重缺口。”在这个当口,有人提出能否以注入民间资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这可是个好主意,村班子等人一拍即合,立即分头去物色,没多久,10万元民间资金就即时注入……“这10万块钱的投入,不一定有回报的。”王九林说,如果水库没有任何收益,这笔钱就算是打了水漂。 以工带农,村民钱袋鼓起来 刘家塘的美是许多人眼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刘家塘的富裕也是让人羡慕的,走进村子里,那一排排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幢幢精致别墅夺人视线,无不显示着村民的殷实和富足。 而从前,外人说起刘家塘,却是不屑的,没有一条像样点的路,没有一家像样点的企业,农民天天泡在田地里,可收入还是不见长。 如今的刘家塘村,已大大变样了,共有企业12家,其中2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除了老弱病残的村民之外,几乎人人都在工厂里上班,此外,村里还有300多人在深圳、上海、山东、成都等地经商、打工,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超过县平均水平。 远远望去,刘家塘的新农村小区已初见雏形,最近,投资额将达到3800万元的安龙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即将动工,无疑,刘家塘人“以工带农”的路子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