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如火如荼、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每每提起村里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昆铜乡上舍村的村民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们朱文华书记。
朱文华从199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上舍村在他的带领下,美好变化还在继续演绎着,一步一步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农村。如今的上舍村,全村300多户人家,除了100多户外出从商、打工外,其余村民基本上都在自己村的厂里上班。朱文华说,以前村里没有企业,村民就靠自己家的几亩地生活,由于平时比较空闲,经常可以看到村里聚众赌博的不文明现象。在全县经济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昆铜乡村两级班子正确定位方向,抓住机遇求突破,力推家庭工业发展。近几年村里的工厂越办越多,村里的劳动力基本上都转移到了厂里。据悉,目前上舍村有大小企业10多家,村里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土地建成了村工业集中区,不光吸引了本村的劳动力,同样吸引了附近农村的劳动力。
说起上舍“化龙灯”那可是誉满浙北,然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朱文华倾注心血,也许已经陷入消亡的境地了。从担任村干部的第一天起,朱文华就心牵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瑰宝。一场民间艺术抢救行动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开展起来,当时全村懂得这一古老技艺的仅有两人,但他们思想里“只传自家人,不传外姓人”的传统观念很重,朱文华无数次地登门拜访做工作,他的诚心打动了老艺人。为了解决接踵而至的资金问题,朱文华争取了乡财政支持,跑遍了各个企业,一点点地积累。现在,“化龙灯”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传承和保护,而且还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出了活力,舞出了和谐,一个以“龙文化”、“竹文化”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今天的上舍村,不仅经济飞跃,而且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安居乐业,和谐之风吹拂着这个宁静的小山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朱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