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小小的舞龙队,鄣吴龙会会长于炳炎兴奋难抑:“他们稚嫩的小手举起的不仅仅是短短的龙棒,更是鄣吴金龙文化艺术的接力棒,昌硕遗风将在他们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近年来,鄣吴金龙声名远播,那金光闪闪,耀眼夺目的龙身;那精彩纷呈、各有寓意的套路;那威武宏大、感染力非凡的气势无不令观众惊叹。数百年来,鄣吴金龙遭遇了几起几落的坎坷,但仍长盛不衰,至今魅力不减,成了鄣吴镇仅次于昌硕大师的第二张文化大牌。如今,参加了全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的鄣吴农民充分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把金龙文化“种”到了小学、幼儿园,“种”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儿童“学舞龙,传文化”的热潮。
一看二听生感情,鄣吴的孩子们跟金龙有着解不开的情。以前,两条小龙经常与金龙一起翩翩起舞,如今,小龙也开始腾飞了。鄣吴金龙名气大,鄣吴小龙亦神气,母子心连心,文化传其中。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上,鄣吴小金龙“迷倒”了所有的评委和观众,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打响了成长的“第一炮”。鄣吴百姓的美好期望寄托在孩子们还不太专业的舞姿中,竹乡人民也在小金龙的身上看到了我们民间文化的未来,赞许之余,一种欣慰之感油然而生。
就像当年昌硕大师回乡精心培育金龙一样,现在鄣吴金龙的传人们锐意改革创新,既注重历史传承,又常葆演出活力。两条小龙创建至今,从未停止过训练,每年都有近30个孩子轮流参加少儿舞龙队,年复一年,走出去的孩子都成了金龙的“嫡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