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让广西百色重旱区滴水贵如油。3个多月前,从5.5公里外的水源点引来的饮用水就像断了线一样缓缓流入水柜,右江区大楞乡弄外村最大的水柜已干涸见底了。目前,村民们只能一滴一滴地接水,每接一小桶要半个多小时。(记者庞革平谢建伟/摄影报道)

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让广西百色重旱区滴水贵如油。3个多月前,从5.5公里外的水源点引来的饮用水就像断了线一样缓缓流入水柜,右江区大楞乡弄外村最大的水柜已干涸见底了。目前,村民们只能一滴一滴地接水,每接一小桶要半个多小时。(记者庞革平谢建伟/摄影报道)

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让广西百色重旱区滴水贵如油。3个多月前,从5.5公里外的水源点引来的饮用水就像断了线一样缓缓流入水柜,右江区大楞乡弄外村最大的水柜已干涸见底了。目前,村民们只能一滴一滴地接水,每接一小桶要半个多小时。(记者庞革平谢建伟/摄影报道)

3月21日下午,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弄外村龙排屯的瑶族村民陆青义冒着33度的高温在水柜旁一滴一滴地接水,被烈日烤得满头大汗,十分无奈。(记者庞革平谢建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