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饭阿婆”笑呵呵

笔笔生动农民画
本报记者任 春
“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副主题,因此,有关“世博农家”的近况备受关注。
计划逐步在各区县推出的“世博农家”,令中外游客有机会感受民间文化的精彩,在互动中体验别具特色的上海市郊生活。近日,记者走访了几户首批入选“世博农家”的示范户。
“菜饭阿婆”,“香”是硬道理
有着“廊下第一厨娘”、“菜饭阿婆”等美名的李菊观是“世博农家L-001”的主人。
大行灶菜饭是金山经典的农家菜,乡下人家差不多都会烹制。然而,李阿婆的菜饭因其独有的“三老”——老阿婆、老柴火、老灶头,加上选料是自留地中的蔬菜、自家特制的咸肉等,因此经她亲手炒出的菜饭又多了一份自然的香美。
“不少游客就是冲着这菜饭来我这好几次呢。”李阿婆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一边揭开绘着农民画的老灶台上的木头锅盖,在铁锅内不断地翻腾着锅铲……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的菜饭就出炉了。“世博会时来我这的游客,肯定都喜欢这香喷喷的农家饭。”说这话时,李阿婆一脸的自信。除了招牌菜饭外,李阿婆还会蒸方糕、做塔饼和卷眉毛饺……游客在学习做这些农家传统小吃的同时,还能听阿婆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典故。
阿婆家的菜单上,阿婆红烧肉、腌肉笃鲜笋、囤鸭豆腐干、菜汁饼等品种很多,光听这些名字不由人食指大动。
来“世博农家”,吃农家菜、学农家菜、在布置得乡土味十足的 “星级农舍”中住上一宿,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丹青世家,妙手绘世博
走进金山枫泾“中国农民画村”,只见“丹青四号”人家大门敞开,里面画架林立,墙上、桌上都摆放着农民画……这便是首批 “世博农家”示范户中的“农民画世家”。
“当家人”陈富林是第一代金山农民画作者中的领军人物,大女儿陈修是当地出名的农民画家,小女儿陈惠芳是中洪村农民画队伍中的后起之秀,已先后创作作品90多幅,4幅作品在全国画展中获奖并被收藏。陈富林已年近九旬的老母亲钱引珍和妻子王美英,再加上女婿和外孙,一家九口都画得一手好画,令人啧啧叫好。
游客在陈家既可以观赏农民画,也可以学习作画,还可以把画作裱起来带回家。陈富林老人取出几幅画作递给记者,原来是前一阵子几位韩国游客留下的“作业”:在他用铅笔勾勒的一个个世博会国家场馆画的底板上,游客给每一个色块都填上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颜色。据他透露,他们一家正在赶工多幅与世博内容相关的金山农民画底板,还有许多反映上海城市变化的图画,让在世博期间来沪观光的客人在底图的效果上尽情挥洒自己喜欢的色彩,既“世博”着,也“中国”着,更“上海”着。
莲湘游戏,互动添情趣
据金山区旅游局局长柳霞介绍,金山首批共有5户“世博农家示范户”:廊下中华村的“民俗文化互动人家”、“农家小吃制作人家”、“莲湘·游戏互动人家”、枫泾中洪村的“金山农民画世家”和“青海湟中农民画人家”,在世博开幕前,将发展至30家。
在廊下中华村,只见白墙黛瓦观音兜的一幢幢廊下农舍十分悦目:大门口两侧挂着用农家土布缝制的海宝憨态可掬、客堂间摆着八仙桌、客房窗帘和床罩都沾染着美丽的蓝印花布元素、床头挂着色彩鲜浓的金山农民画。
中华村11组农民张惠家是“世博农家”里的“莲湘·游戏互动人家”。廊下莲湘,有百年历史,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富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也充满了鲜明的民俗特色,是一种极具群众性、娱乐性的民间艺术。中华村青年姑娘张惠自幼聪慧,对于金山农村中的各种土游戏样样在行,项项拿手。
去张惠家做客,游客既可学习民间舞蹈打莲湘,还可参与乡村游戏旱插秧、扔镰刀、搓草绳、造房子、打弹子、扔砖头等活动,趣味之余,亦将让游客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斑斓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