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2010新闻专题>>姐妹群英奖评选
王新平乐于助人事迹
2010年02月22日09:16 | 来源: | 作者: | 编辑: 周林

  王新平,今年42岁,洛四房村草鸡郎组村民代表。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奉献精神。多年来助人为乐,邻里团结,一直被评为“县级文明家庭”,今年又被为 “县级美丽家庭”,是我村创新创业,勤劳致富的“女能手”。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人,我村的王新平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在草鸡郎组,王新平是家喻户晓的热心人王大姐,组里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就一人在家。人老了行动不方便了,王新平在空余时间就到老人家去聊聊天,搞搞卫生。特别是冬天洗澡不方便,又容易感冒。她就每个星期去烧水,为她脱衣穿衣搓澡,把老人照顾的高高兴兴。很多人不理解说:“又没有钱,烦不烦”。她总是认真的说:“我们自己也会老,现在的子女都少,以后不都得亲帮亲邻帮邻啊”。是啊,温暖让我们亲密地走在了一起,让我们变得像一家人一样,让生活永远充满七彩的阳光。
记得前年,有一次下大雪。草鸡郎组的郭小毛家是低保户,三间平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眼看着雨雪没有停的可能。王新平就连夜到他家,帮他们整理重要的东西,硬劝他们到自己家躲避。第二天果然一间房子倒塌,还压死一头猪。郭小毛的老婆心疼的哭天喊地,他说幸亏新平及时赶到,否则我们都有人生安全。而当人们都围着王大姐夸奖的时候,她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愿意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注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王新平家自己种植白茶30多亩,7间加工厂房,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一个妇女,在农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变荒山为经济茶园,在一时期内,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使周边地区的妇女积极参与白茶种植、加工、销售等,促进家庭工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她乐意教每位求学妇女,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茶农们。我村的村民王强家庭条件很困难,她主动为他担保贷款,买来茶苗。亲手教他种植技术,去年不仅还清贷款还买了一辆面包车。另外汪方正家,她根据他家情况陪他购买加工机器。教他如何收茶,炒茶,卖茶。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他顺利地学会了茶制作工艺和市场分析,少走了许多弯路。今年他把小作坊改建成三间大厂房,打算在明年春茶加工中把经济效益翻一倍。
  王新平就是这样一个人,纯朴,乐于帮助他人,不计个人得失,街坊领居都交口称赞:有了王新平,我们彼此就像是一家人。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