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华,家住报福镇景溪村,他们一家夫妻恩爱,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心助人,合法经营,带头致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用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谢晓华一家从事纸浆工程已有十余年,现在,他们的事业已颇具规模,家庭经济也早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带领村部分百姓一起致富。谢晓华有一颗善良的心,为身边的弱势群体及村里的一些公共事业尽着自己的一份心。在她的带领、帮助下,已有二十余名贫困妇女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之路;1998年村里修路,她二话没说就拿出2000元钱交到村长的手里;汶川地震她及时捐助人民币15000元,资助那些贫困儿童就学;2008年景溪村老年协会重新装修,她拿出了15000元装修费;报福镇成立慈善总会分会,他也慷慨出资了5000元等等,以及另外一些小金额的捐款事例在他们夫妻身上是举不胜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活在这世上,谁没有个小灾小难,大家都来帮一把就过去了”,朴实的语言映照出一颗金子般的心。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和延续下去,谢晓华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重视对儿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同时,她还积极帮助那些贫困儿童,送钱、送书、送衣服、并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引导他们用爱心去善待别人,用勤奋扎实对待学习,用勤俭节约对待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贫困妇女姐妹们生活富了,贫困儿童有学上了,谢晓华为此感到欣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姐妹们能脱贫致富,谢晓华耗费了大量心血,赢得了姐妹们的信任和拥护。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但是她的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她信言:为了姐妹们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广大贫困姐妹同胞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