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亩村地处天目山麓,海拔820米,是浙北地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这里盛产竹笋、茶叶、山核桃等作物,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到收成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外地的商贩进村来收购。1998年,马红芳嫁到了九亩村。刚开始的时候,马红芳也跟村里其他新媳妇一样,捣鼓着家里那几分田地。可是,马红芳总觉得靠着山里的那点收成远远不够,还要被赚走很大一笔的中间差, 如果能自己直接拿到市场上卖就能多赚些。她心里老寻思着,能在县城开家店专卖村里的特产,这样就好了。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之后,马红芳平时就非常注意收集信息,市场上山核桃能卖多少钱一斤,哪些口味的山核桃更受欢迎,还经常向来村里收购的商贩讨教。经常看报纸,注意政府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经过一年多的积累,马红芳觉得去县城开店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马红芳在安吉县城开了家九亩土特产店,就卖自己村子里茶叶、笋干、山核桃等特产。 开店这些年也是辗转周折,经历了风风雨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用摩托车运货,几天一趟甚至一天几趟飞驰在盘山公路上,小店也搬迁数次。在不断努力下,一切渐步入正轨,生意蒸蒸日上,茶叶有时候供不应求。很多客人知道了九亩特产还特地跑来买。这时候,马红芳买了茶叶机器在九亩加工生产再销售,开始了家庭小作坊式的茶叶加工。通过了几年的努力,有了固定的客源,有了销售的经验,还打响了九亩品牌。一切水到渠成,马红芳办起了九亩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茶场——安吉乌大尖茶场。 马红芳办茶厂,这个消息在九亩这个人口只有400多的小村庄炸开了锅。许多平时闲在家的妇女纷纷报名来茶场工作,老百姓也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每家每户自己炒茶叶,自己又要拿到外面去卖,大减轻了老百姓的担忧,在家门口把采下来的茶叶直接卖掉就可以了。另外山核桃也一样,将农户山上打下来的山核桃统一收购,然后自己加工,做成统一的口味,这样既有量的基础,又有质的保障。目前茶场吸收剩余劳动力70余人,收购60余家农户的茶叶等特产。 除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马红芳还注重品牌效应。申请了“九亩”品牌专利,自己做茶叶包装,山核桃包装,使产品更提高了档次。现在,茶场每年销量达到3000斤,年收入有70多万元。 在自己办厂致富的同时,马红芳还不忘九亩老乡。逢年过节她都拿着慰问品去看望几户困难家庭,特别是去年已去世的管锡金家,她自03年起每年春节回家过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家,去他们家坐坐,拉拉家常,然后给些钱,并在她的提议下,管锡金的残疾人儿子开起了一小超市,从而改变了贫困的生活。另外马红芳还赞助村里一尾鱼灯,为九亩村创美丽乡村尽自己的一番心意。 马红芳常挂在嘴边说,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经过马红芳这些年的经营,九亩品牌渐渐打响,而九亩最知名的甜茶目前还鲜为人知,接下去她想提高九亩甜茶的知名度,争取在九亩成立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能使产品更上一个台阶,从而九亩的村民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面对未来,马红芳信心十足,“做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对待,一定会有收获的。”我们看到她眼神中的那份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