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九旬翁每日手写千字 花20年著张良史
2009年12月29日14:18 | 来源: | 作者: | 编辑: 樊慧

    90岁老人每日手写千字

  昨日上午10时,90岁的张知新跟往常一样,在郑州市货站街上的一所民居内伏案疾书。

  老人头发全白了,但面色红润,他步履蹒跚迎接记者的到来。“耳朵有点背了。”老人说,要大声说话他才听得见。但是一提及张良,老人眼中放出了光芒:“我现在在写第二本书,11月下旬开始的,已经写了不少了。”老人拿出一摞厚厚的手稿,展示着。

  据老人介绍,他每日都坚持写作,这些手稿是他手写而成的。数十年的研究积淀使得老人无需草稿,每天动笔前打好腹稿,便一气呵成,连错别字都很少有。

  据老人的女儿张艳菊介绍,现在老人每天都要写书到深夜,为了能够好好照顾老父亲,自己也就在屋里铺张床住下,照顾父亲的起居。“尽可能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帮他完成人生的最后愿望。”

  自费捐资立碑16座

  “我现在已经过90岁了。”张知新介绍说,自己出生于河南兰考县三义寨,“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新中国成立后,当了几十年教师。焦裕禄在兰考任职时,他的孩子焦跃进、焦守云都是我的学生。”老人很自豪。

  1980年,张知新任县志办主任,参与编纂《兰考旧志汇编》,老人编撰县志的时候收集了大量关于张良的诗词、碑文、对联,从此对张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年后县志编撰完毕的时候,已经收集与张良有关的诗歌300多首,被张良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老人深知历史名人宣传的巨大社会效应,便有了将兰考境内的张良墓进行大规模修葺,争取建成知名旅游景点的想法。

  接下来的十多年中,老人一直在为开发张良墓景区而努力,并自费先后捐资立了16座石碑,初步修葺了张良墓。但是受客观条件影响,张良墓开发成旅游景点的计划一直搁浅。

  但老人并没有放弃传播张良文化:“既然(开发景点)行不通了,只有让张良文化走出去,让大家通过书籍了解河南。”

  耗时20多年出书

  据了解,全国仅张良墓就有6座。20多年间,老人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走遍各地,差旅费就花了数十万元。

  为了方便在河南省图书馆查阅资料,老人从开封搬到了郑州一个城中村里。直到最近,老人借住到郑州一亲戚家。经过20多年,老人终于将《汉留侯张良史集》的手稿完成。

  现在他每天不仅为即将三版的《汉留侯张良史集》填充资料,而且又将出版一本新书——《张良易学》。老人认为,张良毕生不仅能诗善赋,而且精通《易经》,二者结合,用张良的事迹去论述《易经》中的玄理,这样不仅能使《易经》易懂,而且张良文化更吸引人。“借助张良文化推动河南文化,是我毕生心愿。”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捧着书稿,眼中闪烁着亮光。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