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面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剧烈冲击,高禹镇毅然自加压力,提出年财政收入在2008年实现翻番的基础上再实现翻番的目标,达到1.2亿元。来自统计部门的分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禹财政收入开始发力,在去年6月份首次出现同比增幅达到200%的基础上,连续14个月的时间保持这一增幅。数据显示,到今年7月中旬,高禹财政收入超过9200万元,完成县政府下达的财政目标数,8月初,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昔日被称为“北大荒”的高禹镇缘何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内再次实现财政收入翻番的目标?高禹镇镇长王一明认为,北大荒出现财政翻番现象,关键是有天子湖园区这个支点的撬动作用。据介绍,从2007年初起,县委、县政府毅然改革天子湖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将管理权限下放到高禹镇。新的机制全面激活高禹经济,使高禹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700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3100万元,2008年达到了6000万元,而今年前8个月就达到了1.2亿元。在体制调整的32个月时间内,高禹财政收入呈现出“三个连续翻番”现象,实现7倍的增长。
王一明介绍说,体制的调整可以说是高禹财政翻番的“导火索”,由此引发的天子湖园区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更是财政连续三个翻番的关键点。据介绍,体制调整后,高禹将竹木、转椅的传统产业“逐出”园区,一门心思在大好高项目上实施新材料、光伏产业、新型纺织等招商计划不动摇,华特斯、南方铜业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进入全县企业产值前四强行列。
就在财政收入实现翻番目标的时候,高禹镇依然保持激战热情不减,目标更远。镇党委书记崔星星介绍说,坚持招商引资、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不动摇是高禹镇持续跨越发展的支柱,力争到年底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