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语言成80后大学生村官障碍 老村官网上传经验
2009年09月07日10:34 | 来源: | 作者: | 编辑: 樊慧

  7月初,2009年大学生村官在南京郊县各村走马上任。两个月过去了,他们干得怎么样?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村镇,听这批“80后”大学生村官评点自己“痛并快乐着”的适应期。

  适应期里的“村官经”

  “来了一个多月,事情没干多少,脸倒是黑了一圈。”高淳县淳溪镇薛城村书记助理朱敏谦虚地自嘲。“小朱是南农大研究生,看着斯斯文文的,原以为吃不了苦,没想到他却干的有模有样。”村支书邢海军说,刚来的一周,我骑着摩托带他到处跑跑,大热天的,我都烤得吃不消,这个小伙子却没叫一声苦。“后来村里专门配了自行车,他就骑着到处跑,比我还勤快。”除了协助邢海军帮农民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外,朱敏还利用自己的专长,对村里的蔬菜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调研,其中,他想开发村里薛城遗址的想法和县旅游局搞农业旅游大开发的思路不谋而合,目前,这一旅游方案正在酝酿中。

  嘴巴甜点,干事热情点。刚来溧水县和凤镇沈家山村一个多月,村官王玲玲就琢磨出一套“村官经”。“大哥大姐,大叔大婶地喊,没哪个不喜欢的。”王玲玲说,农民可不需要你讲啥大道理,能办成事就行。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就了不起,在处理基层问题时,土办法还是挺管用的。

  王玲玲现在负责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远程服务平台,搜集村民的问题,然后到网上平台发问,有了答案再反馈给村民。另外,她还利用网上的一些知识,给村里孕妇一些优生优育方面的咨询,村民们越来越喜欢这个戴眼镜的小姑娘了。

  语言障碍成村官最大考验

  两个月时间,虽然大学生村官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对于最基层的农村工作,他们还有不少“水土不服”的症状。

  今年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中,半数以上是外地人,因此,语言问题成了他们开展工作最大的拦路虎。朱敏告诉记者,在农村,村民们个个一口方言,有的老人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大多数时候去村里,邢书记都要当我的‘翻译官’。”说起“方言”带来的烦恼,朱敏一脸苦笑。王玲玲也有着同样的遭遇,“书记告诉我,光和凤镇就有23种方言,街这头说这种话,街那头又是一种话,我估计,要想完全听懂,最起码得3个月。”

  说话办事“学生化”也是村官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朱敏说,前段日子农田缺水,村民找上门来,我问了半天情况,结果村民火更大了,书记知道后,立即去现场查看,联系水泵打水抗旱,还告诉我,吃饭是农民的大事,决不能拖延。最近,朱敏刚把自己的网络签名改成了“在农大读研究生,在农村读博士”。因为,对他来说,要当一名称职的村官,他才刚刚起步。

  老村官建网络群指点新村官

  有收获,有缺憾。这是大学生村官们的一致感受。

  为了帮助村官们尽快“上手”,各级组织部门也花费了不少心思。高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专门对这批新上任的70多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周的培训,老村支书们现身说法,教大学生村官如何跟村民们“打交道”。淳溪镇党委还编写了普通话与高淳话拼音对照小册子,帮助外地村官先过“语言关”。

  昔日的老村官也以“过来人”身份对这些新“村官”诸多指点。高淳县桠溪镇新塘村主任助理孙霞是去年上任的村官,由她牵头,建立了一个网络群,把全县新老村官全部“网罗”进来,没事的时候大家通过网络谈谈心,有工作生活上的烦恼,大家都帮着出主意想办法。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村官年轻,有知识,干事也有激情,思维活跃,这是优势。但毋庸讳言,他们所学专业多数远离农业和农村的急需,书本的理论知识也急需“换算”成服务农村建设的具体技能。而且,由于刚离开学校,缺乏组织管理经验、社会工作经验,人际沟通能力也较弱,一时“水土不服”也无可厚非。当下之急,村官们关键就要迅速渡过“适应期”,尽快融入农村生活,做一名“合格”的村官。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