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恢复通行,村民喜笑颜开。
“莫拉克”肆虐期间,为了缓解西苕溪下游、梅溪、太湖等处的防洪压力,赋石水库充分发挥错峰调洪作用,全拦洪水8000多万立方。从8月10日—16日,位于库尾的杭垓镇缫舍村1000亩范围受淹,513户农户2063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8月17日,从杭垓镇缫舍村传来喜讯,被洪水围困整整一周的村庄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是让人难忘的一周,这是守望相助的一周。8月13日、17日,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记者两次走进缫舍村,亲身体验了洪水围困期间和围困解除后村民的生活——
一条水位线:88米以下住户紧急转移 时间:8月10日下午。
“体型”庞大、“步履”蹒跚的“莫拉克”带来的集中强降雨,使得赋石水库水位迅猛上涨。
坐在村办公室里等待消息的杭垓镇缫舍村村支书宣加强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镇里很快就来了紧急通知:赋石水库水位有可能涨到87米以上,村里处于水位88米以下的住户必须尽快转移!
“我当时吓了一跳,因为这里10余年没有被水淹过了。”杭坑口村民小组70岁的张生荣大爷说。当时他和老伴赶紧搬到地势高的儿子家里去住。
在镇村干部的协助下,当天库区13户群众迅速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很快,洪水一寸寸窜了上来。水位83米时,进入库区道路交通中断。
一封慰问信:各方关怀温暖受困群众 时间:8月12日。
84米,85米,86米,86.87米!这一天,赋石水库达到本次台风中最高水位。缫舍村天加山、杭坑一带成为水乡泽国。
“电停了,蜡烛也没有准备,晚上照明只好用手电筒。”壕沟坞村民小组的刘正长说,停电后家中9口人感觉很不习惯,特别是1岁的小孙子,黑暗中老是哭闹。
为了安抚受困群众的情绪,这天,镇里及时向513户农户发出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信里除了向群众解释洪水围困的原因,转达各级领导的关心外,还把设立的专线电话告知群众,群众有什么急难事可以及时反映。
为了保障受困群众的日常生活,镇里还组织机关干部从农贸市场采购了大量的新鲜蔬菜、大米、肉类和生活用品送到群众家里。民政等部门也给村里送来了救灾物资。镇里还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带领6名干部进驻缫舍村,24小时轮流值班、巡查安全。
各方纷纷伸手援助,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洪水中,大伙的情绪都比较平稳。
一条水泥船:滔滔洪水中的“诺亚方舟” 时间:8月13日上午。
当天,在库区一个临时“码头”,记者和镇干部吕庆、项刚华以及村干部宣加强、刘长林等人,穿上救生衣,带上方便面、矿泉水等慰问品,登上一条水泥驳船,驶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家里。
“这一带原来是库区道路,你们看那个路牌,露出水面只剩一米多了。这边是天加山,这边是杭坑,洪水都漫到群众家门口了。”站在船头,村支书宣加强表情凝重。
“别看这水泥船模样不起眼,在洪水中可发挥了大作用呢,外界送来的救灾物品得靠它运到群众家里,群众出行购物也得靠它,干部走访慰问同样靠它。”村委会主任刘长林介绍说,村里特意租用了5条这样的水泥船,聘请了专门的船工,每天定时定点接送群众,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一个马戏团:山谷里荡起欢乐的笑声 时间:8月16日。
随着天气放晴,加上赋石水库连日泄洪,这天上午,围困多日的洪水退了,库区部分道路开始恢复通行。
“村里来马戏团了!”吃过晚饭,黄纸碓村民小组的周秀娟拉上左邻右舍奔到了村中心的活动广场。
精彩的歌舞表演,搞笑的马戏杂耍,把大伙逗得喜笑颜开,几天来的郁闷情绪随着欢笑声飘到了九霄云外。
“这次洪水围困时间长,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光是农作物就有370多亩被淹,其中包括150亩即将成熟的吊瓜,50亩白茶,50亩玉米等等。”村支书宣加强说,洪水虽然退了,但灾后生产自救的任务非常重,为了缓解群众的情绪,镇村特意请了一个河南的马戏团为村民表演文艺节目,希望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