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呈现企稳回升良好势头的关键节点,一场台风“莫拉克”带来历史罕见风雨暴袭我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34亿元。金融危机面前,安吉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弯道超越;台风“莫拉克”肆虐,45万竹乡人齐心协力,全力抗击。
2009,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经受了严峻考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全省前列。
刚刚进入8月,正当全县努力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时刻,一场历史罕见的风雨挑战,又一次考验着45万竹乡人。
从8月5日到11日,全县平均降雨282.56毫米,最大点高达591.5毫米,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水位均超过征地高程,梅溪水位超危级水位0.54米。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面对罕见风雨,我们经受了考验;面对历史洪魔,竹乡依旧见彩虹。
上下同心——
始终把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面对台风“莫拉克”的到来,县委、县政府严阵以待,部署有效,这是大灾面前人员无伤亡的根本保证。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逐步逼近。8月5日,省市防台会议后,我县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和应急预案,特别强化小流域、地质灾害点和重点危险地段、危房的安全防范,要求检查再细致,巡查责任再到位。全县各乡镇入库贮备桩木8212支、草包9200只、麻袋和编织袋32690只。县级防汛物资供销社储备麻袋63200只,县林业局储备应急桩木4000支。
8月6日,县防办再次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及时、准确把握台风走向,抓紧检查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排涝站设施,山塘和病险水库要求满负荷发电,腾出库容,民政、保险等部门关注灾情,提前介入。同时,各乡镇组建抗洪抢险队伍192支4597人,组建县级重点工程抢险队伍17支700人。全县共落实避灾场所185处,可容纳64407人。
8月7日,县委、县政府再次要求各乡镇、部门高度重视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级责任体系的再落实、再到位,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严格24小时值班纪律,充分准备各类防台物资,牢牢抓住地质灾害、山塘水库、旅游景点、内涝易发生地段等重点环节,确保有生命安全危险的人员及早撤离避险。
8月8日,县四副班子领导分别赴乡镇指导检查防台抗台工作。
8月9日,防台抗台三级响应提高到二级,并及时召开乡镇防台抗台工作会议,密切关注风情、雨情和灾情,着力落实值班巡查责任和人员转移措施。
风口浪尖——
党旗在飘扬,群众斗志强,面对不断出现的险情、灾情,全县干群齐心抗洪魔,把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是我们战胜罕见风雨挑战的中坚力量。
台风肆虐,洪水泛滥。
梅园大桥、乌象坝大桥先后被洪水冲毁,西苕溪上险情不断。
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向房屋,倒塌声四起,事关群众安危。
道路被洪水冲刷,多条道路交通中断,群众被困,物资难到。
……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洪魔,全县干群冲在一线奋力抗台抢险。
安危系于一发。长时间的雨水浸泡、短时内的河水暴涨,地质灾害户、危房户、易引发洪涝地区群众、险情地段群众能否安全转移是实现大灾面前无伤亡的关键。8月10日下午2点40左右,由于河水暴涨,孝丰镇老石坎村靠近小溪的农户家进水高达50公分左右,7户人家34口人被困家中。接到险情后,孝丰镇政府组织了20多名机关干部、应急分队、各村社区民兵小组急速赶赴一线,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后,被困群众全部被解救出来,并安置在安全地带。
哪里出现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群众的身影。
“坚决不让村民有生命危险,有伤亡撤了我”面对进村道路被洪水冲毁,河岸被毁危及岸边群众,8月10日,报福镇统里村党支部书记杨忠勇在全村村民面前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铿锵有力。
来回奔波农户家中,一户户的动员转移;冒雨日夜巡查在河岸,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我们厂里进水了,赶快来”、“走不开”面对辛苦创办的竹木企业进水,损失严重,杨忠勇仅用一句话就把厂里的人打发走,而自己毅然冲进抢险一线。
在平原土斗区梅溪,西苕溪8.5米的水位线,让梅溪镇荆湾村在8月10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变成了一片汪洋,村里交通全部中断,200多户,900多人,身陷其中。“集合,卸下冲锋艇,准备行动……” 接到求救信息后,镇干部段亚旗带领十多名民兵,抬着镇里唯一的冲锋艇赶到了荆湾村。“太感谢他们了,看着满眼的水,我们两个当时都有点绝望了!”据统计,在6个小时内,这一艇冲锋艇转移群众百余人,并把1000支蜡烛、1000盒方便面、1000瓶矿泉水送到了被困农户的手中。
在溪龙,溪水暴涨,汹涌的洪流从新丰河道已经损坏的涵洞中喷涌而出,水浪覆过土斗区,瞬间淹没了附近农田。在危急关头,闻讯而来近70岁的老人盛和生,一把扔掉手中物品,跳进齐腰深的泥池,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摸索后,成功找到涵洞,避免了损失的扩大化。
“天荒坪下水库有人被围困,快去援救。”8月11日凌晨1点,天荒坪派出所刑侦治安中队副中队长蒋国华匆忙披上雨衣,顶着大雨步行前往出事地点。10几分钟后,一条奔腾的泥石流横在蒋国华他们面前,步行上去有些困难。怎么办?危急之中,蒋国华攀着路边的山石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40多分钟后,被困夫妇终于脱险。瞬间,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两人相拥在一起。
科学抗台——
山区防灾以人为本,土斗区防洪确保大堤;两大水库高效合作有效控制洪水;一手抓灾后自救,一手抓恢复生产,一次次科学有序安排,这是我们抗击洪魔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
面对罕见风雨,他们冒雨前行,风雨中连续度过无眠之夜。
面对肆虐洪水,他们心系群众,危急中有序指挥科学抗台。
把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8月9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中祥在连续对全县防台抗台工作作出部署后,立即奔赴一线检查指导防台抗台工作。
山区防灾以人为本,土斗区防洪确保大堤。8月10日,全县各地险情不断,唐中祥多次分析两大水库的水位及全县各地的降雨量,科学提出了山区乡镇、平原土斗区抗台救灾的重点。
8月11日凌晨,上游洪峰逼近下游。连续两夜未能睡上一觉的唐中祥冒雨赶到了梅溪。上游雨量在减小,县防办要及时请求市防指,减小两大水库泄洪,形成错时洪峰,确保梅溪大堤安全。
8月11日下午14时,县防办内紧张有序。一到防办,来不及换下雨鞋的县委副书记、县长单锦炎靠在椅子上和着湿透的衣服竟睡着了。仅仅10分钟后,“要去梅园大桥了”深知工作作风的工作人员不忍心还是叫醒了他。
面对险情,县水利部门及时派出专家组,到倒堤、垮坝、渗漏山塘开展抢险工作;交通部门出动5支小分队、10多台大型机械对受损道路及时抢险,公安部门及时调集警力,做好危险桥梁、水库泄洪期间的西苕溪下游乡镇安全管制工作。人武部在章村、报福、梅溪、上墅等乡镇险情发生时迅速组织5支942人的小分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据统计,全县共转移人员8104人,其中地质灾害转移232户907人,县内所有旅游景点关闭,转移人员2178人,危房转移人员508人,可能出险水库和易险地段转移人员560人,西苕溪两岸土斗区转移人员780人,其他转移人员771人。
科学调度,积极发挥已建水利工程在防洪抗台中的作用。台风来临前,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预报,对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的来水、蓄水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及时与市防汛指挥部进行了联系和沟通。通过联合高效合作,两大水库拦蓄洪水12109万m3,其中老石坎水库拦蓄4680万m3,赋石水库拦蓄7429万m3,加上其他中小型蓄水工程,全县共拦蓄洪水13309万m3,占本次洪水总量的30%以上,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洪水。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挥有方,及时部署,一线指挥;广大干部群众身先士卒,与堤同在;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筑起抗台新长城。
罕见风雨,安吉打响了科学抗台的战斗。风雨之中,竹乡依旧见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