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专题汇总>>抗击“莫拉克”台风>>本县报道
“莫拉克”侵袭竹乡 全县干群奋力抗击
2009年08月11日07:59 | 来源: | 作者: 摄影:夏鹏飞 於袁民 | 编辑: 樊慧

  编者按: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冲毁……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肆虐,给我县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险情,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抗台救灾,请看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

干群奋战抗台一线

公路部门抢修损毁的道路

山体滑坡

 

路面冲毁

电线杆被冲毁

  开发区(递铺镇):三道防线降服洪魔

  现场记者:胡国稳

  截止昨天晚上9点记者发稿时,开发区(递铺镇)防汛指挥部的抢险队伍已在龙王溪竹贸城附近河段筑起了三道防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溪水漫过堤岸,防线可节节阻挡,为后续防洪争取时间。

  昨天下午2点,受强降雨影响,龙王溪水位大涨,塘浦工业园竹贸城河段拐弯处,水位临近堤岸水平线。竹贸城总经理张军及竹贸城员工、开发区城管中队、周边康山村、东滨村的村民共300余人赶到现场对堤岸进行加高加固,两台大型挖掘机也进场挖土作业。

  下午4点半至6点的连续暴雨,导致龙王溪水位再度上涨,险情更加严重。开发区(递铺镇)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立即赶到该河段,一起到达抢险现场的还有开发区防汛应急中队、城西北公司抢险员工、公安、城管等部门的人员。

  查看险情后,抢险队伍在该河段腹地构筑了3道防洪线。“用100根3—5米的木桩、2000个沙袋和大量的石渣,每一道防线都能堵住洪水一段时间。”开发区(递铺镇)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指挥部会根据具体险情,增加新的防线。

  抗灾报告:据了解,如果强降雨持续不断,最严重的险情将出现在今天凌晨。为此,开发区(递铺镇)所有联村干部全体下村通宵值班,确保有险情就有抢险队伍在,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皈山乡:苦口婆心救了一家

  现场记者:童思源

  8月10日上午七点多,看着自家三间泥房倒塌在暴雨中,皈山乡观音桥村村民徐灿明傻眼了:“要不是昨天晚上乡、村干部一定要我搬迁,可能我们一家三口人现在已经埋在废墟里了。”

  徐灿明家是三间泥墙房,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造的。8月9日下午,村支部书记徐生富、村主任王幸福等人赶到徐灿明家,动员徐家搬迁,可是徐灿明就是不答应:“没事,过去来台风,不也是虚惊一场吗?”

  吃过晚饭,村干部一行再次到徐家做工作,徐灿明还是不答应。怎么办?村干部向乡领导汇报后,联村干部朱红星立即赶了过来。可是徐灿明却出去玩了,找了大半个村子才把徐灿明找到。“你看你们家房子后墙已经被雨水浸湿了,泥墙很容易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还是去你哥哥家暂住一晚上吧。”经过乡、村干部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徐灿明一家终于于9日晚上10点左右搬到哥哥家住,没想到,他们一家三口离家还不到7个小时,房子就因被雨水浸透整体倒塌了。

  抗灾报告:截至10日晚上9时,皈山乡房屋倒塌17间,农作物受灾269亩,山塘冲毁2座,河堤损毁150米。皈山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体乡干部和村干部都在一线抗击台风,确保村民安全,截至10日晚上9时,已成功转移人员166人。

 

  报福镇:镇村干部一线排险

  现场记者:柳颖

  昨天晚上20:35分,记者在报福镇道路沿线看到,暴雨不断冲击两边山体,道路两侧石头从山体滚落,道路两边自发前来的群众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摸黑作业,及时清除滑落的碎石,保障道路畅通。

  面对严峻灾情,报福镇全体镇干部协同村干部纷纷奔赴一线,督促各水库务必降至汛限水位,确保水库防台度汛安全。同时,还排查了解了各村企业受灾情况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隐患和薄弱地段,加强各隐患地段的观察、巡查力度,并发动全镇骨干党员参与到防台抗台工作中,查看防台加固措施的到位情况。

  抗灾报告:截至记者发稿时,报福全镇大小房屋倒塌47间,房前屋后塌方59处,房屋进水387处,山塘损毁2处,渠道冲毁5处,泥石流2立方米,道路塌方21处,损毁桥梁3座,冲毁林道32条,受灾农田4450亩,其中上张村3个自然村,深溪3个村民小组,景溪60户农户断电。

 

  山川乡:两百沙袋拦住洪水

  现场记者:马晓如  唐春燕

  受台风影响,素有“浙北第一高村”之称的山川乡九亩村连日来雨势凶猛。“雨势之凶猛,为历年来之最。农户们住得比较分散,防洪形势比较严峻。”驻在九亩村的联村干部蔡士国告诉记者,昨天凌晨时分,来势汹汹的“莫拉克”悄悄“摸”进了九亩村,几路大水转眼之间就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寂静的村庄顿时被“惊醒”。得知消息后,蔡士国立即率几名联村干部,与村里的民兵、应急队会合,20几名小伙子扛起早就准备好的沙袋和铁锹,一起奔赴村里洪水入侵比较严重的地方,与洪水展开了一场狙击战。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200多个沙袋把几路洪水全部拦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外。“没有人员伤亡,只有两处小房子倒塌。”蔡士国第一时间向乡领导作了汇报。

  抗灾报告:截止记者发稿时,山川乡乡、村、组共有五百人奋战在抗台第一线,全部干部到岗到位,对高家堂水库、乡地质灾害点、在建工程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由于夜晚90毫米降水中断的道路也在紧张抢修中。

 

  天荒坪镇:险情不断除险不断

  现场记者:童思源

  昨天晚上八点,记者在浒溪白水湾村段附近看见,五辆拖拉机正忙着装石头往浒溪里倒,试图堵住决口的河堤。

  受“莫拉克”影响,天荒坪镇暴雨不断,山洪暴发,10日凌晨,13省道大溪段一度发生多处山体滑坡,交通中断,幸好县公路段及时抢修恢复交通。

  下午两点多,大雨倾盆,马吉村浒溪边上的企业全部进水。随着雨势减弱,水渐渐退去。没想到傍晚时分,雨突然又大了起来,被水长期浸泡的浒溪决口了。先是白水湾村附近决口,负责指挥的常务副镇长陈庆胜立即调集5辆拖拉机装石头去堵决口。晚上八点多,天荒坪工业区内浒溪段又决口了,天荒坪镇党委书记童师祥立即赶赴现场,但是由于雨势大,地形复杂,机械无法操作,人工更无法作业。童师祥只得命令转移企业内的重要物资和人员,以及周边的群众,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抗灾报告:截止昨晚记者发稿时,浒溪白水湾村段决口被堵住,另一决口因无法抢修只好先转移附近的居民。

  据了解,台风来临之前,天荒坪镇已转移地质灾害户51户,人员181人, 联村干部全部到联系村指导抗台救灾工作。镇主要领导一直忙在抗台抢险第一线。

 

  上墅乡:应急分队雷厉风行

  现场记者:陈丽君

  “龙王村有农户家进水了!”8月10日凌晨3点多,上墅乡民兵应急小分队、党员干部20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紧急赶往龙王村转移群众。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这些农户被安全地转移到附近安全地带的农户家中。

  中午11点多,又是一阵暴雨,村后山上的泥石流如瀑布一样直往山下冲,村民黄米华家中的小屋瞬间被冲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山下村民陈新增家也与山洪遭遇,门口被石头堵得死死的,老俩口已无法从家里出来。获悉这一情况后,龙王村相关负责人张春华迅速赶到现场,从窗户里把两位老人救了出来。

  抗灾报告:据悉,在此次抗台抢险中,上墅乡加强乡民兵应急小分队和村应急小分队的调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所有人员全部在位在岗待命;主要领导全部值班,亲临一线,联村干部、联村领导全部到村;加强要害点的巡查;做好相关物资准备。

  截止昨天下午4时,上墅乡倒塌房屋25间,公路塌方5处,公路便桥受损3座,堤防受损17处、1460米,农作物受灾面积1800亩、成灾375亩,转移人员285人。

 

  昆铜乡:严防死守筑起挡墙

  现场记者:黄学芳 通讯员 冷冰峰

  昨日上午10点左右。昆铜乡独山头村向阳桥。昆山线、铜山线交汇处。暴雨造成的山洪使水位迅速抬高,瞬间就漫上了桥面。洪水随时可能危及乡卫生院和附近40多户居民及3家企业的安全。

  “快!快用沙袋筑起挡墙!决不能让洪水漫上街道!”在现场,乡抗洪抢险总指挥、乡长管永丰一边指挥着由乡村干部、附近群众和乡卫生院职工等50多人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开展抢险,一边亲自搬运沙袋,堵住漫流而上的洪水。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紧急抢险,200多只沙袋垒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将肆虐的洪魔牢牢挡住了。乡卫生院安全了,不远处的乡工业园区也安全了。

  抗灾报告:据悉,8月9日以来,为抗击“莫拉克”的侵袭,昆铜乡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由乡长任总指挥的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并由分管水利的副乡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工作督查和各村巡查。全乡有30名干部驻村指导、协助抗洪,35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随时待命。截止昨日,全乡转移群众133人。

  截止昨日下午4点,全乡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公顷,直接受灾人口250余人,倒塌房屋23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

 

  章村镇:暴雨肆虐灾情严重

  现场记者:柳颖

  用来防御的150只麻袋抵不住狂风暴雨的持续袭击,昨天下午2:30分,章村镇茅山村直坞里水库翻坝,水库下游20多户农户被紧急全部转移,为防止大坝决堤,全镇干群依旧奋战一线,加强堤上巡查,对决堤口进行防渗加固,确保周围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台风“莫拉克”掠过处,暴雨肆虐。在受灾现场,记者看到,镇、村干部纷纷冒雨奔赴一线,一家家跑,一户户查,确保隐患农户全部撤离。截至记者发稿时,全镇已转移人口2570人。“因为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严重,在转移群众的同时,镇、村干部与自发前来的群众一起或铲或锄,争取道路早日贯通。”镇党委副书记张军说。

  抗灾报告:截至昨晚9时,章村全镇受灾人口达10000人;房屋倒塌16户26间,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农作物成灾面积2450亩、绝收面积500亩,经济作物损失500余万元;受灾工厂6家,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损失200余万元;损坏堤岸5处,水利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18条林道共47公里被毁,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道路有32条塌方,总塌方4000立方,7个村道路中断。

 

  杭垓镇:群众安全最最重要

  现场记者: 黄学芳  通讯员 周文志

  “桐杭村中桐杭一队有两户临河农户家里进水了!河水还在不停往上涨啊!”昨日下午2点左右,因抗击“莫拉克”一夜未眠的杭垓镇镇长王有富一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新的险情报告。他立刻吩咐常务副镇长黄定瑞带人赶赴现场,协助转移群众。

  受“莫拉克”影响,连日来杭垓镇普降大雨,截止8月9日,雨量超过200毫米。大到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水位迅速抬升,全镇各地险情不断。杭垓镇广大镇村干部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抗灾报告:截止昨晚8时,全镇已安全转移所有地质灾害点群众59户、156人,转移危房群众15户、47人。

  截止8月10日10时,全镇受灾人口达0.78万人,民房倒塌9户12间,农作物受灾3560亩,仅粮食作物就达2442亩,造成粮食减产545吨,冲毁林道46条次、总长57.4公里,新建的乡村公路中断3条次、总长6.5公里,冲毁防洪埂9处、1.39公里,冲毁塘坝2座,初步统计总的损失达到1574万元。另外,暴雨还造成6家企业停工停产。

 

  良朋镇:五位壮汉彰显本色

  现场记者: 林贤飞

  昨天下午1点,良朋镇晓云村九队一处土斗堤涵管出现倒灌,该村2000亩现代化生态示范农田的水稻危在旦夕。 

  险情就是最高命令,晓云村党支部书记吴清泉立即组织党员、民兵等20人组成抢险小分队赶赴现场。同时,为了确保村民的安全,迅速转移了危房户5户14人。

  涵管倒灌处浑浊的河水翻涌而出,沙袋扔下去就被大水冲走,且堤坝似有被冲垮的危险。为了堵住涵洞,四、五位习水性的壮汉自告奋勇,冒着大雨,潜入激流,摸清了涵洞倒灌的确切位置。吴清泉派人运来了200只编织袋以及数把铁锹。十几个壮汉刻不容缓装沙袋,由水下人员堵涵洞。从昨天下午1点连续激战到晚上7点,花了6小时,将近200个沙袋筑起了一道高约6米长近10米的坚固堡垒,把大水堵在河内,确保了两千亩水稻和100多户村民的安全。

  抗灾报告:截至记者发稿时,良朋镇8个村民小组发生12处山体滑坡和两处公路塌方,总面积196平方米,共涉及农户15户46人。发生险情后,该镇主要领导干部亲自带领60多名镇村干部组成数个抗台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安全转移100多名群众,对暂时不会形成地质灾害的11户采取排水疏通处理,对大荣至西亩桥联网公路塌方路段,进行交通清理疏通。由于行动迅速,措施有效,此次山体滑坡和塌方未造成一人受伤。截止昨晚11点发稿前,该镇副书记高发义带领的抢险小分队仍然在杨梅冲和旺家边抢修一塌方长达20米的乡村公路。

 

  溪龙乡:全力确保土斗区安全

  现场记者:柳颖

  昨天上午8时,溪龙阿祥集团后面出现首个沿山渠缺口,面对灾情,镇村领导随即出动,一边冒雨对沿山渠进行排查,一边对出现隐患的沿山渠进行防治。截至记者发稿时,溪龙乡土斗区低洼地受灾1500亩,沿山渠出现4处小缺口。

  抗灾报告:据介绍,在接到抗台任务后,溪龙乡乡、村干部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在召开简短碰头会后立即奔赴一线,纷纷对地质灾害点和重要防范区域进行排查,确保防范工作重点,同时分区域明确包干到组到人坚守岗位,全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与此同时,全乡还发动村党员、队长向地质灾害点及靠山居住的村民宣传此次台风的性质及特征,在做好村民防台抗台准备的同时安排人员开展轮流巡查,及时互通信息,掌握灾情变化,重点确保徐村湾、后河、新丰三个土斗区村安全度汛。

 

  孝丰镇:危难时刻尽现真情

  现场记者:昝多娇 陈瑜 蔡彩仙

  从昨日中午12点左右开始,报福统里至老石坎区域不到1个小时降水达70mm,下午2点40分左右,孝丰镇老石坎村邦溪坎自然村出现险情:由于上游降水集中,河水暴涨,靠近小溪的农户家进水高达50公分左右,7户人家34口人被困家中。

  接到险情后,孝丰镇政府组织了20多名机关干部、应急分队、各村社区民兵小组急速赶赴一线,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后,被困群众全部被解救出来,并安置在安全地带。

  受台风影响,孝丰镇敬老院严重进水,65位老人被困。孝丰镇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城管分队,分批次把老人及生活必需品用出租车运送出来,安置在孝丰镇下汤小学。昨晚7点左右,记者在下汤小学看到,老人们神情安详地在教室里围坐成一圈,100岁的老人蒋灵芝在镇干部的搀扶下第一个入住“安置房”——下汤小学宿舍,宿舍带独立卫生间,并分发了面包、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每个宿舍还都配备了专门的服务员,方便老人起居。

  抗灾报告:截至记者发稿时,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孝丰镇房屋倒塌12户22间,厂房倒塌120平方米,农作物受淹4727亩,冲毁43亩,转移人口203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万。记者了解到,孝丰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领镇、村干部24小时值班,50多位民兵小分队连夜坚守阵地原地待命,各联村干部深入村队排摸险情,特别是小(三)型水库、地质灾害点,一个不落地进行实地查看,坚守抗台第一线,力求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鄣吴镇:台风无情人间有爱

  现场记者: 林贤飞 通讯员 程礼庭

  “我们住的出租房可能要倒塌了,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啊!”昨天夜里10点左右,风雨交加,鄣吴镇党政办接到两位安徽籍民工孔维东、车学渊的求助,他们俩租住在鄣吴村一间低矮破旧的出租房里,由于连日来的风雨,老旧的出租房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倒塌。

  接到求助后,鄣吴镇主要领导立即带领鄣吴村的村干部,冒着大雨找到了孔维东、车学渊两人,查看了他们的出租房后,立即组织他们带着衣物和生活用品,转移到老村委会,安排他们住宿。“谢谢你们,台风无情,鄣吴人有情啊。”昨晚夜里11点多,孔维东、车学渊被安顿好后,发自内心地说。

  抗灾报告:截止昨夜11点15分记者发稿时,该镇共倒塌房屋16间,转移人员147人;农作物受灾840亩;林道冲毁3300米;河堤损毁33处共480米;道路塌方21处,山体滑坡、塌方48处共2900立方。

  此次台风持续时间长,鄣吴全镇党员干部已经连续奋战三天三夜,该镇党员干部坚持按照应急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各联村领导干部全部下村,排查危房户,及时转移危房住户和地质灾害点的住户。各地质灾害点专人监测,实时预警。各山塘水库责任人、巡查员到岗到位,24小时驻库巡查,监测水情、雨情。镇党委书记王勇动情地说:“只要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放心,我们党员干部累点苦点不算啥。” 

 

  梅溪镇:全力以赴防止内涝

  现场记者:马晓如 通讯员 唐宝成

  梅溪镇地处低洼区,尤其是小溪口村和荆湾村更是土斗区的“锅底”,是历次洪水来袭的重灾区。此次,“莫拉克”突袭,梅溪荆湾、小溪口一带,“内涝”比较严重。据两村书记介绍,荆湾村水位已达到7.4米,近50户外滩住户被淹,小溪口村也有近1000亩良田受灾,西苕溪沿线近10户农户家雨水倒灌。

  记者了解到,小溪口村从8月2日起,就启用了4台抽水泵不间断工作,把内涝区的水“翻”出来。“如果水位升到8米以上,也就是长安桥石狮子被淹时,我们将会沿村发放牌锣,号召群众加入抗洪行列。”小溪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华眼里带着血丝,他告诉记者,“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只要有险情,民兵们就住在村委,马上出动。” 

  抗灾报告:“保良田、保农户。”梅溪镇从8月5日起就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灾自救中。召集村、社区一级负责人部署防洪抗台工作,再次检查水利工程,并将内涝区积水抢排出去,腾空库容。190户可能受灾的群众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梅溪镇是洪水“走”出安吉的最后一站,预计更大的挑战将出现在今天清晨。梅溪镇109公里的土斗堤上,41座排涝站、58台机组已全部启用,并有百名干部亲赴一线,30余名民兵扛着冲锋舟、麻袋,随时准备赶往受灾点。

 

  高禹镇:党员干部冲在一线

  现场记者: 林贤飞 通讯员 邹琴

  “农田水稻被淹了……”刚刚栽种才一个月左右的水稻遭遇连日来的暴雨袭击,吟诗、张芝等村部分地势较低的农田成了水塘,村民们眼看着水稻遭殃,心急如焚。

  根据各村的险情,高禹镇主要领导组织镇村近百名党员干部带着应急灯、手电筒、雨衣、雨靴、沙袋、木桩、铁锹等防台抗灾物品,发挥“白天”加“黑夜”的工作精神,轮番巩固山塘水库、河流堤坝、疏通排水沟,确保安全。 

  抗灾报告:记者从高禹镇农办获悉,截止昨晚10点50分,该镇 900亩农田被淹。“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和加固,可能几千亩水稻要被淹没。” 该镇农办负责人说。

  为了确保天子湖工业园区安全生产,该镇派驻了30名党员干部日夜值班服务,哪里有淤泥堵塞,党员干部就到哪里清除,并对积水进行挖沟疏导,截止记者发稿时,园区37家企业运转正常,没有一家企业受灾。

  此外,在吟诗、张芝、余石三村,共有8间老房子倒塌,12名群众被当地村委安全转移。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