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两年欠费600元:信用卡“休眠”卡吓醒主人
2009年08月04日17:23 | 来源: | 作者: | 编辑: 樊慧

  “办信用卡的时候说是20元的年费,中途没有任何消费记录,可前两天突然收到银行通知,说我已经欠费600多元。”潘先生7月30日打进了钱报热线:信用卡让自己莫名其妙地上了“欠费黑名单”。但对于这些欠费是如何产生的,银行又是以什么方式来计收的,他还是感到非常疑惑。
  8月3日,记者联系了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共接到有关信用卡的投诉160多起。银行对扣费解释不清、高额滞纳金等问题反映最为集中。

  现象——   糊涂办卡,N年后收到莫名账单   

        案例一:“20元年费”产生600元滞纳金

  “前后联系几次,对方一直没有正面回答我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潘先生多次追问银行,最终得到的回答是:所欠的费用都是“滞纳金”。“办卡时业务员说年费只要20元,2年半的时间内就变成了650多元欠款,滞纳金怎么会有这么高?”

  潘先生这张卡是2007月4月办的。当时,潘先生还在上大学,那天,两个中信银行的银行卡推销员走进小潘的寝室推销。他们说该卡的年费只要20元,从来没有办过信用卡的小潘以好奇的心态办了这张卡。小潘还曾向银行信用卡部咨询过信用卡的使用方法,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在无意中激活了这张卡。“后来这张卡一直扔在抽屉里没动过。”

  最近,潘先生在打开许久不看的QQ邮箱后发现,去年4月10日,中信银行就已发来两张电子账单,账单显示他已经欠费504.41元。电子账单的内容为:滞纳金30元,利息7.28元,本期应缴金额504.41。“我根本没有使用过该卡,即使是年费叠加,也不应有500多元啊。”潘先生想不通,除掉滞纳金和利息37.28元后,剩下的467.13元的应缴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

  考虑到银行信用,潘先生翻箱倒柜找出了信用卡,并在ATM机上打入了600元钱“还债”。之后收到的新账单显示,冲减利息47.76,冲减滞纳金540元。

  案例二:欠缴年费,6年利滚利欠费2700元
  潘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银行卡产生莫名账单的情况杭州网友“唐家山堰塞湖”(以下简称小唐)也遇到了。

  上个月,小唐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说他的一张工商银行的银行卡透支了2600多元,必须马上还款,否则要追究责任。小唐打电话想问问清楚,傻眼了。

  原来,2002年,小唐当时所在的单位给员工统一办理了工商银行的贷记卡,用来进行工资支付。2003年他辞职的时候,把工资卡上缴给了原单位(否则离职手续无法办理)。当时卡内还有余额13元。之后,这张卡再也没有产生过交易记录。那么这2600多元欠款是如何产生的呢?银行方面说,2004年年底银行对这张贷记卡收取了100元年费,于是卡上产生了87元的透支记录,这87元一直延续到2009年6月,经过利滚利,就成了2600多元,到7月已经是2700多元。

追问——怎么变出这么多钱,客户一头雾水

  银行方面到底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他们如何解释滞纳金如何会高于本金数十倍?

  昨天下午,记者以客户身份分别向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广发、光大等11家银行信用卡中心进行了咨询,其中中行、建行、兴业、招行、光大、浦发、中信银行明确表示,只要卡申请成功,无论客户是否激活,银行都要收取一定的年费;交行信用卡中心则表示,在不同时间段内申请办卡的客户,待遇也不相同,有的不开卡也要收年费,有的则不收;明确表示“卡不激活,银行不收取年费”的只有工行、农行和广发行。对于滞纳金,大部分的银行计收的日利息均为0.05%。

  中信银行:

  有4个月的账单无法查找

  以潘先生为例:记者以持卡人身份电话联系中信银行24小时咨询电话8009995558。客服在前后约3分钟的通话过程中,以记者反映的卡号等信息不准确为由把电话转到了经理处。该经理在约6分钟的通话过程中,要求持卡人提供包括卡号、开卡日期、申请日期、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全号、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QQ邮箱、登记地址、最后还款额、最后还款日期、副卡卡号、副卡人姓名等14项相关资料。“对不起,您刚说的资料还是有不符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帮你查询。”通话最后,在记者回答了上述多项问题后,该位经理还是以“资料不符”为由挂断了电话。

  7月31日2点11分,客服告诉潘先生2007年7月之前的账单已经无法查找,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的账单显示:2007年7月8日潘先生的应缴金额已经达到264.44元,接下去数个月内应缴金额不断在上升,在2008年3月8日的时候又冲减年费100元,冲减滞纳金30元,冲减利息51.56元。在应缴金额不断变化的数月内,潘先生的信用卡从未使用过。无论是否合理,客服提供了2007年7月以后的费用产生明细,但对于在当年4月~7月内是怎么产生264元的“应缴金额”的,银行方面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8月3日,记者第四次联系中信银行客服时,对方终于给了个费用产生的步骤:“日利息是0.05%,对于透支产生的“最低还款额”要每月收5%(最低30元)的滞纳金。”——也就是说潘先生的年费被计收了双重费用:每天0.05%的利息,每月至少30元的滞纳金。“考虑到你的卡没有进行过实际消费,在2008年3月份,给你扣除了约150元的费用,不然你的欠款还要更高。”

  工商银行:

  按月计复利,还要收滞纳金

  追问多次后,潘先生的“欠费”还是一笔糊涂账。那小唐的“欠费2700元”又是否能问清楚呢?记者也向工商银行进行了了解。工行95588客服热线13561号客服解释说,如果产生了透支费用,他们的计息方式是每天收取0.05%的利息,按月计收复利,且每月要收取5%(最低30元)的滞纳金。也就是说如果欠了银行100元,一个月内将产生1.5元的利息,还将产生30元的滞纳金。而下个月,银行将按照131.5元每天收取0.05%的利息……以此类推。该客服解释说:87元的欠费本金如此计算,6年多后的今天确实会产生2600多元的欠费。“反正我们银行是不会算错的。”

  一圈联系下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他们都不给消费者一个费用产生的原因,甚至连对账单也没有办法找全。

  提醒——不用的卡,趁早销户

  8月3日,记者联系了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前7个月共接到有关信用卡的投诉160多起。银行对扣费解释不清,高额滞纳金等问题反映最为集中,所涉信用卡中约有1/2是长期不用的“休眠卡”,所涉欠款至少有30%以上由年费引发。

  昨天18点,记者以“杭州、信用卡、乱收费”为关键词在谷歌搜索,发现有1.59万条相关记录。这些信息大部分均和年费、滞纳金、利息等有关。

  记者从中国银联浙江分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全省银行卡累计发卡约为1.01亿张,其中仍然活跃的银行卡数量只占总数的25%弱,也就是说至少有7500万张信用卡为“休眠卡”。

  银联的这位工作人员认为,一方面各家银行竞争激烈,推出众多促销活动及优惠服务,不断地吸引客户;另一方面消费者因遗失或追求标新立异而频繁换卡,这些都造成了“卡”资源的重复浪费。“各个银行针对‘休眠卡’的处理方式都不太一致,但这些卡一旦‘脱管’就可能造成年费、滞纳金等欠费。”

  “其实‘休眠卡’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杭城现有20多家银行,还有不少的外资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光大银行杭州分行信用卡中心的李经理表示,当前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每个人的钱包里至少有三四张信用卡,每一分行每年都有一定的信用卡指标,各银行也是变着法子推销自家的信用卡。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