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64年,阿尔巴尼亚的农业部林业局总工程师伊利亚·纳科亲手种下的“中阿友谊之竹”。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到中国来访的外宾并不多,能够到安吉来的外宾更是凤毛麟角,而苏联专家来安吉则是安吉接待外宾史的开山之首。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中苏就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11月13日,前苏联专家格鲁别夫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康山、晓墅等地考察地质、矿产;此行还考察报福镇的深溪大石浪,并留下了“东亚地区最大的石浪群”的判断。稍有遗憾的是记者几经周折,但并未找到当年留下的影像资料。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欧的巴尔干半岛,曾被称为“最遥远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与中国的关系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949年11月23日阿尔巴尼亚就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它是第10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自此中阿的友好之旅正式启程。
1964年,阿尔巴尼亚的农业部林业局总工程师伊利亚·纳科在相关专家的陪同下慕名来我县考察林业,当时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是“双一大队”,在此之前已被评为“全国林业模范单位”和“全国林业先进集体”,伊利亚·纳科实地参观毛竹的丰产技术,并在这里亲手栽下了一株毛竹,自此“中阿友谊之竹”常青。
记者有幸在采访中,再次见证了这株极具历史意义的“毛竹”,45年过后,这里已不是一株毛竹,而是成长繁育成为一片竹林。就如同安吉对外开放的大门,正笑脸相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
1996年6月13日,卢旺达共和国总统巴德·比齐蒙古一行到安吉县赋石水库参观、考察,这是第一位来我县的外国元首,此次之旅,结下的友谊延续至今。
限于史料,至今我们无法准确细数新中国成立后有多少批次的外宾到过安吉参观考察,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自从外宾走进安吉,让世界了解了安吉,同时,也让安吉了解了世界,安吉由此不仅是中国的安吉,更是世界的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