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清老人今年80岁,曾当过近4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几十年来,他深深感受到家乡变化越来越大,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抚今追昔,感慨良多,遂决定写一部村史。
这本名为《吟诗村》的村史共45页,由腾飞·吟诗、英雄赞歌和美丽传说三大章组成,全书涵盖村建制区划、植树造林、水利修缮、革命斗争、古今人才、地貌传说等共23项内容,共1.6万字。村史其他几名编撰人员也以切身的感受,朴实地记录了与村民政治、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变化。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任海清老人与副主编章守巧一起,先后对村里的老村民逐一进行上门走访,反反复复进行核实。对在外地工作的有关人员还用电话、书信进行联系。老人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得知他在编写此书,纷纷踊跃提供史料线索、相关材料。老支书刘建国也忙前忙后地筹备印发。
“吟诗村可以称得上是革命老区,从抗日战争到建立新中国,村里出了不少烈士、地下党员和抗战英雄,这些事如果不写出来,后辈就不知道。有些事由于时间久远,无文字记载,易被人淡忘或者以讹传讹。” 任海清老人说。现在,他把这些人的名单和事迹全部写进了该书。
事例真实,新旧对比,催人奋进。“村史出来后,凡到吟诗村的远方客人,均一人一本,让人了解吟诗的同时也宣传了吟诗。”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吟诗村创建美丽乡村,现在和过去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正如所有看到村史的人所言,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宣传册子,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的生动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