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信 爱安吉APP
您当前的位置: 安吉新闻网>>新闻中心>>国内国际>>社会
母亲为救植物人儿子上街乞讨(图)
2009年07月16日08:51 | 来源: 京华时报 | 作者: 王浩娇 | 编辑: 樊慧

母亲为救植物人儿子上街乞讨(图)
谈起好心人的善举,陈艳玲几度落泪。本报记者王苡萱摄

  为了救治跌入水桶变成植物人的儿子,湖南永州的陈艳玲抱着孩子来京四处乞讨。他们母子的故事被好心人知道后,这些好心人通过义卖、开博等方式,给予了母子俩帮助。这些好心人还帮她申请到儿童希望基金的账号,截至昨天下午5点,为母子俩的捐款已超过3万元。

  飞来横祸

  28岁的陈艳玲是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滩村人。去年9月25日,陈艳玲刚满1岁的儿子张宇头朝下栽在水桶里。经过抢救,小张宇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陈艳玲很快发现,虽然儿子睁着眼睛,但却没有反应。同时,孩子还浑身瘫软,脖子直不起来。医生诊断结果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植物状态,睁眼昏迷”。医生告诉陈艳玲,这孩子“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去年11月,陈艳玲曾带着孩子来京看病,但效果甚微。今年5月,陈艳玲再次走上来京求医之路。

  来京乞讨

  最初,陈艳玲带着孩子住在地下室,但只住了六天就搬出来,“一天要30块,太贵了”。陈艳玲和丈夫都是农民,之前都靠借钱给孩子治病。陈艳玲所在的高滩村村委会主任钟北耀说,陈艳玲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出事后,村委会决定把她家列为低保户。

  为救儿子,借钱无路的陈艳玲来京开始了乞讨生涯。她抱着张宇在朝阳门外的一个地下通道里,每天多则上百,少则十几块的“收入”,成了陈艳玲和小张宇赖以生存的保障。

  刚开始,陈艳玲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的议论不时传入她的耳朵:“年纪轻轻的,又不是没有劳动能力,一看就是骗人的。”初中毕业的陈艳玲忍了下来,“每个人都有尊严,但为了孩子我什么都不在乎。”

  众人帮扶

  6月21日,发现此事的网友“一米阳光”在网站上发帖,一时间跟帖频频。

  网友们组织了捐款义卖,为张宇在新浪网上开博,还在淘宝网上开了“小宇爱心屋”,售卖网友捐出的新玩具,所有收入都将作为治疗费用。

  现在,陈艳玲住的是一位网友帮她租的地下室,月租500元。这间地下室不足5平方米,放了一张双人床和一个柜子。“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比我原来住天桥下面强多了。”

  经好心人介绍,陈艳玲找到了煤炭总医院疑难杂症科王华敬医生。通过4周的捏肌治疗,现在小张宇已经有明显好转,“拿彩灯刺激他的眼睛,头已经能跟着光线动了,手也抬得起来了,把他放到床上,自己也会撅屁股了。”

  陈艳玲自己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的是提供过帮助的好心人名字和联系方式。她说:“等孩子好了,我要带他上门去感谢这些人。”

  现在,网友们已经不让陈艳玲出去乞讨了,他们希望她能专心照顾孩子。但陈艳玲看这些网友为张宇奔波,“还是想出去乞讨,也尽一份自己的力。”前天下午,网友们申请到了儿童希望基金的账号,截至昨天下午5点,该账号捐款已超过3万元。

  链接失效

糟糕!链接失效了。

建议您:

  • 稍后刷新本页
  • 等待片刻,本页自动带您前往首页
  •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新闻集团主办,安吉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
    本网电话/0572-5687133 | 智慧安吉APP热线/0572-5680008 |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祥和路178号9楼
    中国安吉网政务新闻视窗APP)法律顾问:浙江求直律师事务所